武昌首义郧阳及时响应(2)

辛亥革命网 2014-05-15 00:00 来源:十堰日报 作者:蒙丽娜 邢方贵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枪响。13日,湖广总督瑞澂电令郧阳府堵截革命党人。而坐拥重兵、扼守汉水的襄阳道守备喜源也一日数电,督促搜捕郧

  (二)郧阳光复

  11月13日晚,郧县知事 (知县)滕松召集八堡绅士名流公议维持办法,决定等省城大队攻下襄阳后再悬挂白旗,并推举张南坡、谢鸿恩往见沈权说明此意。参事会翁人健得此消息大惊,当晚与聂炳基、李国忠秘密商议: “过去我们有恶感的只是伍铨萃和一两个劣绅。现在这意见一出来,恶感及于全体 (官员士绅),我们要抓紧筹划此事。”

  次日清晨,翁人健等人就请沈权到参事会所,商议了很久,决定派人以参事会名义,遍请绅、商、学各界人士到参事会商议郧阳重要公务。不久,各界到会的有翁文奎、江玉堂、汪景宪、殷沁等六十余人。聂炳基、翁人健又暗嘱门卫不放人出去,以免走漏消息。

  九点整,沈权登台演说当今大势及辛亥革命宗旨,悲愤激昂,全场惊服。大家都说,伍铨萃若再反对,只能枪毙他!李匡忠起立赞成,张南坡犹犹豫豫地说,时下只能对革命暗表同情等等。翁人健见沈权神色骤变,目光炯炯,怕引出变故,当即厉声讲道:“大丈夫做事当有一定方针。大家如果赞成革命,就表明态度,签字画押。我估计喜源自顾不暇,绝不敢离开襄阳一步。即使他冒险来袭击郧阳,我们合力与他角逐,还说不定鹿死谁手!何况我们郧阳雄踞襄阳樊城上游,郧阳光复,则襄阳、樊城上游对于喜源来说危险万分。喜源虽然拥有重兵却胆识有限,绝不敢冒险进攻郧阳!”

  沈权听完,神情舒展,说:“排满兴汉,是我们四万万同胞应尽之天职,若因循守旧不能先发难,而将一番大好事业让省城周边的革命志士独着先鞭,实属抱惭无地。我们是神明后裔,给满人做了二百余年奴隶,有何面目见我黄帝祖宗呢?如果再迟延,真就不是人了!”

  说到这里,在座平时持观望态度的人,多有面无人色的。聂炳基就拿出柬帖,上书“为兴汉灭满事,愿表同情者书名于后”。先由沈权签名,各界代表依次签名。此后翁人健、张南坡请沈权在参事会所外整队,派人请巡防、团防、民团各级官长及知府伍铨萃、知县滕松到会签押。各长官及滕知县都深明大义,一一签名;伍铨萃心里不悦,但见事已至此,也只好俯首听命签名,并写下 “嗣后无论军、官、学、商、绅各界,务须互相保护,不得存丝毫界限,自相残害”的字据,交由沈权收执。沈权又担心同胞不能尽知此举,亲自沿街宣讲:照常贸易,耕市不惊,秋毫无扰。

  此时郧阳城内,家家户户悬挂旗帜庆贺。

  沈权属下司务长康代瀛在郧阳光复后立即骑马奔赴竹山、房县,联络前队、左队士兵参与光复。所以,郧阳府所辖均县、房县、竹山、竹溪、郧西五县也不经战事,渐次光复。

  沈权在郧阳光复后,雄心勃勃想乘势联合均县(今丹江口市)、光化(今老河口市)各县兵力攻取襄阳,为南下武昌声援义军做准备。由于当时郧阳一带匪患严重、距省城遥远等原因,沈权带兵声援武昌起义之事没能实现,但地方治安却因他得以保障。但郧阳光复解除了光化一带起义军的后顾之忧。不久,光化起义军顺利东下,直捣襄阳!喜源此时才知道天不助清,弃城逃窜,襄阳城光复。襄阳光复,人们归功于老河口起义军,却不知道郧阳才是他们反清的后盾。

  到此郧阳各界才知沈权是见微知著、胸有成竹的雄才,不是鲁莽滥杀者所可比拟的,因此仿照省城章程组织军政分府。大家认为,知府伍铨萃虽然是满清官员,但他是知府,为郧阳六县人民所瞩目。现在他既然表示同情革命,又何必追究他的既往表现?于是公举他为分府总裁,沈权为司令官,由房县回郧之陆军督队官樊之淦为军务支部长,巡防管带陈德元为参谋支部长,驻扎竹山之前队队官庞成功为军事顾问官。

  (三)挥师北伐

  原驻扎郧阳的军队只有陆军一队,巡防两哨。郧地为三省交界要地,兵力太少,又因为下辖六县辖境辽远,难以合理分布。经各方会商,以军报呈请湖北军政府调外属军队来郧通盘筹划,添加训练两标兵力,按下辖六县辖境的险要广狭酌情驻扎以保疆土。

  郧阳反正月余,邮电不通,无从禀报,各种事情迷茫无主宰,而且枪弹军需类无处申领。联络人员都把到省城视为畏途。只有康代瀛不顾风雪载途,千里艰险,奋身孤往数次,才得以把郧阳光复情形面陈湖北军政府,领取到回文及郧阳府所属各县、军界新印。

  从此郧阳军政分府有所秉承,各种事务也逐渐有了头绪。同时湖北军政府还任命康代瀛为郧军教练官。

  郧阳在光复之初,形势比较危急:下游襄阳守备喜源扼守要冲;上游兴安、白河一带,邪教盘踞,肆意掳掠,民不安枕;均县、谷城等处,土匪啸聚,尤为猖獗,邻近各县都遭蹂躏,风声鹤唳,一日数惊。

  纷纷扰扰中,只有郧县凭借陆军保护,先期预防,匪徒闻风远逃,始终没有动乱,与其他县民不聊生的状况大不相同。偶尔有县属黄龙镇、将军河乡各处的民团会押送绑票扰乱的土匪数起,都由郧县知事随时审讯,严惩首恶,胁从者经审讯后宽释。

  城内天主堂、福音堂都先后派有军队保护,外籍传教人士安处如常。数月以来,郧阳城内惩办土匪不到十名,全境平安,既无关闭城门、市场之惊慌,更无劫掠焚烧之祸乱。

  辛亥首义,各省迅速响应,只有河南省巡抚始则忠于清廷,继则骑墙观望。而所辖淅川、荆紫关毗连郧阳,所驻清兵管带谢、任都是剽悍异常。当郧阳光复,沈权传令四乡挂旗庆贺时,两地清廷官员却横加干涉,恫吓边民不准服从!加之当时邻近的陕西民军又屡遭挫折,向郧阳军政分府求援的电报一日数通。

  沈权会商各界,决定进兵荆紫关,驱逐清兵官员而保本境之治安,解西北之危局。

  恰在此时,湖北军政府令郧军会师北伐,大家公举庞成功为支队长,会同沈权及陈德元挥师荆紫关、淅川。樊之淦留守郧城,督办兵站。而教练官康代瀛考虑应尽量和平解决,避免伤害无辜,于12月31日夜冒风寒单骑潜入荆紫关,暗中联络当地士绅,晓以大义,准备内应。清廷官员闻郧军出发,心知人心思变,大势已去,星夜逃窜。郧军大队于1912年元旦长驱入关,淅川同时光复。沈权等安民之后,拟整军西进,援陕北伐,却接到南北和谈成功的消息。沈权便将荆紫关、淅川善后事宜布置妥当后,回师郧阳。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