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地区辛亥革命(3)

辛亥革命网 2013-11-25 00:00 来源:北方新报 作者:钱占元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军民在湖北武昌率先举起义旗,各省纷纷响应

  绥远城将军堃岫调集归化城新军步兵第二营和蒙古骑兵营800多人,在距萨拉齐西北35公里的刀什尔(今陶思浩一带),采用伏击战,阻击革命军。12月26日,由2000多人的敢死队打头阵,在刀什尔展开激战,革命军伤亡惨重,王家炬牺牲,革命军失利。1月29日,阎锡山率部退至托克托厅,大赦囚犯、筹集粮饷、扩充兵力。同盟会员阎懋、刘兆瑞等为革命军奔走,取得商绅、居民的支援。军民对再打归化城充满信心。

  但到了1912年2月,南北议和宣布清朝皇帝退位,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阎锡山看到全国大局已定,放弃攻绥计划,匆忙返回太原,投靠袁世凯,当上了山西都统,绥远地区置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

  丰镇厅“小状元”起义

  辛亥年初,山西同盟会员王虎臣、弓富魁、李德懋等人就来到丰镇宣传革命,为深受丰镇厅同知章同压榨的蒙汉人民带来希望。绰号“小状元”的隆盛庄农民张占魁从小给大户人家放羊,当长工,青年时与张永善、武万义(蒙古族)、马存才(回族)等一帮贫苦农民,组织起近百人的“独立队”,反对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和洋教堂的欺压。王虎臣在“独立队”经过半年的宣传鼓动,“小状元”决定带领“独立队”发动起义,聘请有胆有识、有文化、谙熟军事的王虎臣为“军师”。

  李德懋在丰镇以精湛的武功,被警务长朱尧聘为教官。朱尧接受革命思想后,剪掉辫子,决定参加了“小状元”起义。1911年10月武昌、太原起义的消息传来,革命党人续桐溪、弓富魁率山西“忻代宁公团”武装占领大同。这时大同被清军围困,弓富魁命王虎臣北上进攻丰镇城。王虎臣推举“小状元”为首领。11月20日,调集“独立队”人马400多人进驻隆盛庄,一些官员和地方人士筹集了服装、马鞍和其他物资,支援革命。21日,“小状元”率部到达距丰镇15公里的永善庄。丰镇同知章同调集三旗马队150人,亲兵队40人、马警60人据守。章同派傅锦祥出城与革命军求和。当革命军得到章同暗中已向大同求援的情报,王虎臣就把傅锦祥扣了起来。22日,双方在距城5公里的阮家窑子对峙,“小状元”将傅锦祥击毙,指挥军队抢先占领山梁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共击毙清军24人,伤10余人,马警伤七八人,清军多数厌战,土炮又很落后,节节败退。

  11月23日晨,章同纠集残兵败将在城里把守城门。革命军得到牙纪贾根福的情报:“大同救兵未到,城内空虚。”王虎臣派少数兵力在城东、北、南三面鸣枪佯攻,集中主力攻打西门,敌马警脱掉警服,隐藏起来。革命军长驱直入城内,其余三面敌守军不约而同地逃出城外。革命军攻打厅署,章同眼看无法逃生,藏在市民的一口空棺材里。革命军把章同的宅院点火烧毁,用石头砸开监狱,放出600名囚犯,剪掉他们的辫子,换上新衣,编入革命军。章同在万分焦急中,收买一青年,扮作乞丐,将求救信送到大同清军。11月28日,大同府清步兵一营500人,八旗马队150人来到城外驰援,革命军寡不敌众,分三路主动撤退。

  地处边疆、信息闭塞的绥远各族军民奋起参加辛亥革命,虽然几经挫折,但几次革命行动削弱了清王朝在内蒙古的统治,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组成部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