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风云 于山激战(2)
辛亥革命网 2013-10-09 00:00 来源:炎黄纵横 作者:林鸿程 查看:
傍晚,在革命军总司令部的大厅正中座位上,坐着年轻英俊的司令官许崇智,两侧站立着从福建陆军讲武堂毕业的学生军官队列,这些人就是辛亥福州起义的革命精英。当时,司令许崇智才25岁,饱读兵书,l906年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信仰孙文学说。回国后他担任过福建武备学堂的总教习和福建陆军讲武堂的总办(校长),在清新军第十镇任二十协协统(旅长)。
当时,他面对福州军事地图,思索了一会儿,下达命令:方毅、孙本戎、张之望、陈桓、张乃诚、郑庆等人各组成小分队,分途担任战斗任务,一部分到北门弹药库把子弹运来;一部分往南街担任警戒;一部分在花巷守卫革命军总司令部和望台。南街一带所设栅门一概紧闭,断绝交通,严密守卫。
是夜,几个“黑影”鬼鬼祟祟地从树丛中摸爬过来,靠近闽省革命军总司令部。
“口令!”司令部的哨兵发现了就大声喝道。
“送信的。”过了一会,“黑影”回答。见“黑影”口令不对,司令部警卫排立即出动,从四周包抄过去,活捉了13个“黑影”。原来他们是清朝福州将军署派出的军事侦探。革命军立即将他们审讯,然后把他们严密地关押起来。于是,辛亥福州起义的序幕就此揭开了。许崇智号召大家立下军令状,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跟随他赴于山作战,“不愿者留守后方”。全体举手响应,态度坚决,当即就地整队出发,孙道仁、彭寿松、黄展云等人也随许崇智上于山前线指挥部,留下新军十九协协统王麒和几十名士兵守卫花巷革命军总司令部。
1911年11月9日(农历辛亥年九月十九日)凌晨,指挥部参事周忠魁接受许崇智的命令,率领一批革命志士配合革命军北库驻兵,攻下福州屏山高地及山顶的清军八旗弹药库。
当天空露出曙光的时候,设在于山观音阁(大士殿)的革命军前敌指挥部向阵前的第十镇山炮营下达命令:
“炮轰旗下街,摧毁将军署!”
一瞬间,炮火纷飞,震天动地,山下清军旗营到处着火,一片惊叫声,革命军的山炮使清兵闻风丧胆。原先从各旗营撤退到将军署西花厅的千余名满族妇女呼号啼哭,乱作一团。
听说革命军是从法政学堂后山打来的。朴寿便下令,凑集部队攻打法政学堂,以夺取法政学堂后山的大炮。这队旗兵冲进法政学堂,又从“八十一阶”向于山进攻,枪战激烈。于山上的革命军炮兵阵地即用大炮轰击,法政学堂钟楼被炸塌,院内一口大钟滑落地上。
不久,于山上革命军炮弹用尽,旗兵便拼命向于山反攻。朴寿亲派放火队焚毁于山下的民房。后营管带王斌指挥“八旗捷胜营”占据了于山下法政学堂楼房制高点,向于山上疯狂扫射。“杀汉团”头子文楷率冲锋队500人包围于山,分成队列登山反扑,蜂拥而至,一时有夺取于山之气势。8时左右,一支革命军学生军官队经南街奋勇冲上白塔,结果阵亡3人,在观音阁附近与清军旗兵激战。战至9时半,革命军于山阵地形势危急,清军来势凶猛,杀声震天,抢夺阵地大炮数次。
就在两军鏖战之际,革命军北库军火库的炮弹赶运到于山指挥部。炮兵阵地在萧奇斌的指挥下,立即集中火力,向旗兵猛射猛轰,一股作气摧毁了占据法政学堂制高点的清军“八旗捷胜营”,使其伤亡过半。接着,炮队猛轰旗下街将军署,一时多处中弹起火,动摇了敌人的指挥中心。
已经反正的长门炮台统领陈恩焘派出的百名士兵携4尊大炮急赴城内助战。革命党人程拱震、林步云在船政局提调杨廉臣的协助下,将马尾船政厂旧有的枪械、子弹全部运到于山革命军指挥部。于是革命军军威大振,打得向于山反攻的清军屁滚尿流,竖起“将军出走,停战议和”的白旗。但不久,清兵就撤去白旗,积蓄力量,再次进行反扑。
攻城攻心,化敌为友。进驻城郊洪山桥的清军徐镜清部队,在许崇智所派统带贺泽远(徐的同学)的晓以大义下反戈。徐部当即听命,分兵两路来援:一路趋西门包抄东街清兵福州将军署;一路沿城上援于山。从西门入城的徐镜清部队即趋旗汛口,直捣将军署。沿城上援的一路徐部士兵也很快冲到于山下,山上山下两军汇合,像秋风扫落叶,打得阵前清军旗兵丢盔弃甲,尸首狼藉。在革命军猛烈炮火的射杀下,剽悍的清蒙古骑兵无力应战,于山周围的残余旗兵竖起“请求停战,全部缴械乞降”的白旗。许崇智准其所请,派排长陈金魁等人下山,督促旗兵出水部门,至南较场接受投降。
于山上的战斗胜利结束了,山下的仗还没有打完,革命军的截堵部队正与敌援军激战。指挥部参事周忠魁,率领一个小分队转战水部、津门、高节里一带,摧毁路障,在街巷与清军进行血战,打得旗兵跪地投降。
清军统帅朴寿见大势已去,遂携带眷属逃出将军衙门,往河东方向逃跑,在统领德润的陪同下溜到蒙古营副都统明玉(原镶红旗协领兼捷胜营统领,时已告老退职)家。这里正聚集着许多清旗营中知识界人士,在商议出路问题。商议结果,决定投降。朴寿见状,便化装成挑粪的农民往福州郊外跑,中途被革命军抓获,押往前敌指挥部,旋又押往别处。结果,在押解途中被马弁乱刀砍死。
1911年11月9日(农历辛亥年九月十九日)下午4时,清朝闽浙总督松寿信任过、保释过的部下新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下诛谕,派原督署卫队长来,要将末代总督带往革命军司令部。松寿如五雷轰顶,老泪纵横,面北拜了两拜,换上朝廷一品官礼服,像丢了魂似的走出督署衙门,走到盐道前高开榜画店时,“砰”的一声倒地了。
至于闽藩台尚其亨,他是1905年清朝政府选派出洋(日、英、法、美、德)考察宪政的五大臣之一,为人处世狡猾多变。在福州起义的枪声中,他早有准备,携带银两化装,逃往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