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让出总统,拉下皇帝(4)

辛亥革命网 2013-09-17 00:0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董少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南北议和,是辛亥革命的重要转折。它避免了南北之间大动干戈,使政局朝着妥协、和平的方向转换。,和谈:让出总统,拉下皇帝,

  1912年1月1日

  袁世凯致电伍廷芳责问:“君主共和问题现方付之国民公决,所决如何,无从预揣。临时政府之说,未敢与闻。”“此次选举总统,是何用意?”

  1月15日

  孙中山也致电伍廷芳:“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绝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公以能,首推袁氏。”

  1月16日

  袁世凯给清廷上奏密折,“民军之意,万众之心,坚持共和,别无可议”,“民军亦不欲以改民主,减皇室之尊荣”。

  2月11日

  袁世凯向全国公开宣布政见:“永远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外眼看辛亥 

  “在上海聚会的南北方代表一周会谈的惟一结果是明确了共和派代表的不妥协态度和袁世凯派出的代表、他的大使的软弱无力。然而不管怎样,从第一次接触时起,他便显得受周围气氛的强烈感染,仿佛已认定帝国事业毫无希望。 ”

  ——法国驻上海领事斐格给法外长报告

  伍廷芳知道将来会发生革命,而且他全心全意地赞同,虽然只是在暗地里。他是第一个坚持应该让革命政府得到各国承认的革命者……

  ——上海《中国快报》转发一份华盛顿电讯

  “孙中山博士的当选,部分归因于激起这场革命的外国的阴谋……一切都可能调整。这里的情况表明,最终中国将实行共和政体,袁世凯将成为总统。”

  ——美国《纽约时报》专访当选大总统的孙中山,然后做了这样的判断。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