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战和都是袁氏手中棋(2)

辛亥革命网 2013-09-17 00:0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北京日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没有革命军,无法逼清廷就范;没有连下武汉两镇的战绩,无法迫革命党和谈。战与和,都是袁世凯手中的棋子。他翻云覆雨,注定要成为这场

  报纸看出人心向背

  自从10月12日报纸上登载了武昌起义的消息后,集中着《申报》、《时报》、《民立报》等报馆的上海望平街,就成为万众瞩目的消息中枢。

  读报、议论、张口、脱帽、搔头……人们把这里堵得水泄不通。报馆往往在大门和玻璃窗等显眼处张贴出有关当日战况的大字报。读者们的各种反映,也折射着人心向背。“闻革军胜,则无不欣欣然以为喜;有谓官军胜者,则必迁怒于此人。”

  人们期盼革命军胜利的心情发展到极致,以至于当《申报》贴出冯国璋的部队攻陷汉阳的号外后,愤怒的人群竟然砸破了报馆的玻璃窗。

  一方面为了声援革命,另一方面也为迎合读者心理,即便是在革命军被冯国璋率领的北洋军打得落花流水之际,革命军胜利的消息仍在报纸上屡见不鲜。

  多年后,郭沫若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道:“中国人惯会造谣的伟大本事在革命运动上倒真是发挥了它的伟大的潜能。清廷实际上是到第二年的二月才退位的,但在上海的报纸上,在辛亥年的十一二月便已经崩溃了。”

  立宪派倒向革命党

  就在黎元洪嚷嚷着“莫害我”,不肯出任革命军都督时,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却大大方方地接受了革命军的邀请。

  清末,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派并非主流,像汤化龙这样的立宪派在社会上占有绝对优势。可清廷并不领情,立宪时间一推再推,好不容易抛出个内阁,13名阁员中倒有9个是满洲贵族,换汤不换药。如果说,清廷从地方收回路矿权,已经触怒了主张立宪的地方士绅,那么皇族内阁则彻底伤了“立宪派”们的心。

  起义第二天,汤化龙就以谘议局的名义通电全国,呼吁各省有识之士不要再当清廷炮灰。看到通电,满清大佬们大为震动,惊呼道:“文进士武统领都造反了!”

  如果没有汤化龙等立宪派的参与,区区四千革命军,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武汉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武昌起义的成功与立宪派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

  清政府后院起火

  10月底,就在冯国璋率北洋军猛攻汉口的当口,清政府的后院起火了。新军第二十镇突然屯兵滦州(今河北省滦县),发动了一场兵谏。这次兵谏的主角是有“士官三杰”之称的新军将领张绍曾、吴禄贞和蓝天蔚。

  对清政府而言,近在咫尺的“兵谏”比远在长江沿岸的武昌起义危险得多。为了化解危机,清政府甚至把更激进的第六镇统制吴禄贞也派去当说客。吴禄贞风风火火赶到滦州,一见面就跟张绍曾说,还搞什么兵谏呀,干脆起义得了。可谁料出师未捷身先死。直捣黄龙之事尚未商妥,吴禄贞就遇刺身亡了。

  失去了主心骨的张绍曾,精神防线瞬间崩塌,交出兵权后,便无声无息地遁隐山林了。一场直捣京城的大起义就此偃旗息鼓。袁世凯也避免了腹背受敌的窘境,可以专心致志对付南方的革命军了。

  外眼看辛亥

  “总指挥官身材魁梧,一副典型的中国人模样……(谈到作战时他)脸色坚毅严厉,锐利的目光闪烁着战斗的火花。”

  “看到这个中等身材的中国人毫无军人服饰,头发蓬松,面目污垢,双眼充血,我只有由衷地向他表示怜悯之情。”

  ——10月20日英国《大陆报》记者在先后采访了革命军都督黎元洪和湖北提督张彪后分别写道

  “朝廷的军队冒着马克辛机枪的密集火力,沿着堑壕冲上来。他们的勇猛冲击形成了那一天战斗的显著特点。”

  “他们(革命军)英勇无畏,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是为自由解放而战。也许这些新兵谁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勇敢行为已经使西方许多军团都羡慕得涨红了脸。”

  ——在汉口观战后英国人丁格里在《中国革命记》中这样描述双方的表现

  “中国街上整日大火熊熊,自新码头方向起直到中心部分更加猛烈,几乎成了一片火海。我有生以来未曾见过这样的大火。清军为了达到战略上的目的,将无数亿元的财富化为乌有,未免太残酷了……”

  ——日本三菱株式会社驻汉口职员内田顾一看到北洋军火烧汉口后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对袁世凯已经发生了极友好的感情和崇敬。我们愿意看到一个足够有力的政府可以不偏地处理对外关系,维持国内秩序及革命后在华贸易的有利环境。这样的政府将要得到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外交援助。”

  ——袁世凯复出后英国外相在给驻华公使朱尔典的电报中说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