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辛亥革命史话(2)

辛亥革命网 2013-08-01 00:00 来源:湖北方志 作者:明建中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第一枪。而地处鄂西一隅的三等小县宜都,不但其优秀子弟参加武昌

  然而,一个月后,急电传来汉口、汉阳在清军猛攻之下相继失守的消息,一时谣言风起,一夕数惊,土匪亦乘机作乱。曾经军政双职历练的徐秉书力持镇定,上马领军,兴办团练,率兵先后剿灭古老背、汉阳铺的土匪;下马安民,撰歌演说,劝导农耕,减轻赋税,资遣狱囚,在新旧交替、时局动荡之时,基本保持了宜都社会的稳定。因此,《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辛亥革命宜都县反正事实记》称:“是以鄂军肇义,各州县之反正,推宜都为最先(笔者注:应为全省第三个率先反正的州县);而秩序井然,毫无紊乱,亦推宜都为最善。”

  1912年4月,徐秉书卸任知事,赴省任职。绅民码头夹道欢送。徐任职宜都虽然仅短短八个月,但他在历史转折关头所表现出的敏锐眼光和远见卓识,足称是一位识时务之“俊杰”。

  悼中山新旧交锋

  辛亥革命后的宜都,虽然封建政治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但政治形制却发生较大变化:县衙改称县署;知县改称知事;原县衙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撤销,县署内设民政科、财政科,另设承审管理司法;捕厅改称警察局;劝学所改称教育局;学堂改称学校……而辛亥革命带给宜都最显著的政治变化则是废除了县官出行鸣锣开道、路人“肃静回避”等封建特权。

  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宜都老人李翠溪曾在回忆录中对清宣统二年宜都知县王国铎的出行“威仪”进行了描述:王知县出行,先派差人去所到地“投帖”,告知县太爷即将驾到。当知县出行时,最前面是四名兵丁抬着两面大铜锣,鸣锣开道,声威远震。后面四名士卒高举“肃静”、“回避”大牌,警示路人不得喧哗,赶快让路,接着又是五名兵卒高擎四面红旗和一把“万民伞”。伞后,县太爷乘坐四人抬大轿招摇过市,一干随从尾随轿后,前呼后拥,威风凛凛。路人闻声唯恐避之不及。对此,李翠溪感叹地写道:“知县出行,人民望而生畏,足见封建时代知县之尊贵和把人民当作牛马之情形!”而辛亥革命将封建的威仪、礼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大杀“父母官”威风,从而促进了“小民”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这无疑是辛亥革命的一个贡献。

  然而,辛亥革命虽然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但宜都封建势力和民主进步势力之间的交锋却从未停止。封建地主士绅尤其对提出平均地权等革命政纲的孙中山先生极端仇视,并伺机诋毁谩骂。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举国同哀。宜都县署在县城山陕会馆前的大操坪隆重举行孙中山追悼大会。县知事吴源瀚等官员和各机关团体人员、驻军官兵、县立高等小学等校师生及各界群众共3000余人参加大会。主席台中央悬挂孙中山遗像,两边张贴孙中山遗言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主席台两侧悬挂各机关团体、社会各界人士敬献的挽联。大会完成奏哀乐、放鞭炮、向孙中山遗像三鞠躬、各界代表讲话致哀等议程后,全场高呼“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不死”等口号。会场气氛庄严肃穆,激昂澎湃。

  当时在悼念会场为孙中山英灵打醮的宜都江家湾村道士兰贤让抄录了会场挽联。从其保存的挽联中可以看出宜都官员民众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悼念之情:

  宜都知事吴源瀚、承审周化南挽联:“中外古今推公杰出;东西南北举世同哀。”宜都公民团挽联:“非造成平等国家此心不死;能感动列强世界其得何宏。”宜都教员挽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地为河岳在天为日星。”此外还有“四千年专制推翻许多革命家仰公首领;九万里舆情联合倐尔入仙界举国心伤”等其他机关团体敬献的挽联。

  然而,会场上一副落款为宜都县商会的挽联却令人侧目。其挽联是:“面具已无存生前幸犹保首领;心脏不可度死后偏能见肺肝。”以县商会会长刘沛之、副会长李镜如为首的一帮封建余孽、反动士绅竟借追悼会之机,公然谩骂革命领袖,发泄对革命党人的切齿之恨。

  刘沛之,宜都白水港人,清末举人。因善作应试的八股文章,每逢府试、乡试就替人当“枪手”,靠贿金和办私学起家,置田经商。辛亥革命前后与人合股开办宜都鼎泰恒官盐杂货店、寿康木行、合利亨轮船公司等数家商铺、公司,出任省咨议局议员、县商会会长、县劝学所所长等要职。其政治经济势力甚至扩张到枝江、松滋两县,被人讥称“松枝宜三县巡阅使”。这样一个靠“浩荡皇恩”发家的保皇党余孽,如此恶毒诋毁革命党领袖也就不足为奇。由于以刘沛之为首的绅商势力与官府、驻军相勾结,形成了一个左右宜都政治经济局势的权绅集团,因此,尽管革新派人士和民众对商会挽联瞋目而视,但却敢怒而不敢言。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1927年春,当大革命风暴席卷宜都时,刘沛之等劣绅立即被“秋后算账”,辱骂孙中山的挽联成了他们反对革命的头号罪状。虽然刘沛之、李镜如等劣绅闻风逃遁,但其合股开办的5家商铺共计35万银元的财产全数被宜都县惩办土豪劣绅委员会没收。刘沛之受此重击,从此一蹶不振,不久便呜呼哀哉,病郁而亡。这个跳梁小丑的下场,为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存,逆之者亡”又增添了一个绝妙的注脚。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