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黄孝战役(3)
辛亥革命网 2012-04-13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剑 查看:
然而部队此时接到了上海方面由湖北都督府转发的停战十五日的消息,黎元洪下令各军停止进攻,巩固已占领阵地。
关于这两天的战斗,清军方面有如下电报可以证实:
段祺瑞于12月31日自汉口向清廷内阁发电:“民军于今日一点至八点由黄鹤楼向我射击,下午二点又由江堤猛攻,我已令抵御。彼又向署关连发五炮,在汉阳西南方面。除告英领事诘问外,希电唐大臣诘伍代表,民军违约失信,首发难端,则退兵一议自难遵办。祺瑞。文印。”
另一份资料则记载了左翼军、右翼军这两天交战的结果。上海1月2日的《申报》载左翼军资料为:“有人由蔡甸来者谓该处清军已悉数退往汉阳,现有民军约两千名左右已进占清军退出之地。各省援军刻已纷纷到鄂,昨日快利汽船又载来湘军三千名在扬子江上游六十里处登岸,此外尚有民军万名驻扎汉水之背。” 载右翼军资料为:“又闻向北进攻之民军今扎营黄陂之东,复有大批民军开往该处以厚兵力,此路将来必可绝清军铁路之交通也。”该报还谈到革命军参战各部队的高昂士气:“此间民军势甚,皆抱同仇敌忾之心,无不急欲一战以快其志。”
可见,这两天革命军的作战颇有成绩,倘若不是接到了停战令,而后战局将对革命军非常有利。
第二次突击
在被合围的危机已显露的情况下,清军借助停战的机会,急速开始了撤军。1月5日,汉阳清军除留下一千余官员、巡警“保护治安”,其余全部退往汉口。1月6日,清军在汉口守军也开始乘火车向黄陂孝感退却,革命军招降机关在蒋翊武的领导下,招降了其中400余人。
清军主力退却至黄陂孝感附近要地后,渐渐摆脱了浅近合围威胁,于是在和谈中态度日趋强硬,清廷内阁驳回民军全部要求。南京临时政府于是在1月6日下达了用兵方略。湖北都督府传达了这一命令,并下令准备战斗,除右翼军、左翼军按原计划准备突击外,鄂军于1月8日接到命令自阳逻出发,经三山铺向甘家店方向进攻。此间,湖北各中小地区革命武装也十分活跃。
1月10日,清廷发现在革命军数面夹击下战局已十分不利。当日清廷内阁奏片中写道:“武昌开战,长江各兵船早属匪有,江权尽失。浙江、江西各匪均由兵船运集杨逻司一带,人数约两万以上,拟攻黄陂,捣我左翼;汉阳府属之潜江、沔阳各匪,进据蔡店,袭我右侧。十月内,安陆府天门、京山两县为匪占据后,应城、云梦、德安、应山等处万分吃紧。孝感站距云梦仅五六十里,广水站距应山不满四十里,此两站极受危险。十一月初,襄阳、樊城失守,枣阳即为匪占,信阳隐受抄袭之患。而孝感、广水、信阳各车站,均属湖北军队后路,运线既受革匪重重包围,计长约三百余里。汉口、汉阳实为绝地,后路万一有失,大局何堪设想。故籍唐、伍两代表议定退兵之约,于本月十六日退至孝感、广水一带防堵。汉口、汉阳仍留文官、巡警保护地方治安,由两面协商,免为战地。谨奏。” 此日,段祺瑞亦转移其总司令部到孝感,将所部主力集结于阳店附近,一部集结于孝感附近,以此完成清廷内阁的指示。
革命军方面1月10日也有重大行动,此日,湖北军政府以黎元洪的名义下发各军,并令各军停战期满后,1月16日按计划发起总攻。各军队区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