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惊雷甬江潮——宁波辛亥光复略述
辛亥革命网 2012-03-14 00:00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乐承耀 查看:
孙中山先生与宁波省立四中师生合影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波及宁波。
觉醒前奏
任何历史事件的出现,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密切相关的。宁波辛亥革命发生也决不是偶然的,有其一定的社会基础与群众基础。
首先是反清斗争频繁出现。反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宁波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反清斗争和民众自发的反清斗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是宁波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辛亥革命前10年,在宁波发生的反清斗争是抗捐抗税斗争和抗暴斗争。
宁波民众抗捐抗税是反清斗争一个形式。据浙海关统计,宁波在1902年至1910年的9年中,偿付庚子赔款达399471库平两。为筹措经费,清廷加征各种苛捐杂税。沉重的压迫激起宁波人民的抗捐抗税斗争。百余家酒店“聚议”,要求清政府宁波当局“减捐”,近郊农民也因增加苛捐杂税以筹赔款而发生民变,商店以罢市反对收房捐,甚至出现城内72行聚议财神庙抗捐,将码头捐卡毁之一空。斗争也波及农村。鄞县等地商人罢市,反对抽席捐。余姚饥民千余人及北乡农民将捐局房舍及附近之土药局全行捣毁。
民众抗暴是反清斗争另一重要形式。鄞县千百米工捣毁米铺,将知县“围困铺内”并殴伤营员。宁波南乡20余村,搜集军械,预备与官兵开仗。对垒相持达一个星期。余姚乡民为“县差至乡提人”事而起暴动。
其次,掀起反对外国列强斗争。这是民主革命又一重要内容。20世纪初,宁波民众掀起反对外国列强的斗争,主要是反洋教斗争、拒俄斗争、抵制美货斗争及收回路权斗争。
宁海大里人王锡桐成立伏虎会,带领会众聚众起义,惩办不法教民,攻打县城,烧毁教堂。象山西乡张岙村村民张小金提出“保清灭洋”的口号以反对列强。
拒俄运动和抵制美约是20世纪初宁波规模较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宁波实业家参加上海张园的抗俄集会。象山姓林民众发信函揭露“俄人叵测,日以谋我”。当俄兵杀害旅沪宁波木工周生有时,宁波绅商不仅致电外务部,而且发《敬告同乡函》,要求宁波民众协力同心,抗拒沙俄。沪上的四明同乡会多次召开会议抵制美货。在甬的宁波人也支持上海商务总会,为抗议美国政府虐待华工、迫害华工,进行抵制美货的斗争,“美约一日不改,即抵制一日勿懈志”。并成立抵制美约社团,刊送传单、调查表,多次在城内孝廉堂召开抵制美货特别大会。
参与争路权爱国运动是宁波民众反对外国列强的一个方面。在“浙路风潮”影响下,宁波掀起保路运动。慈溪人陈布雷作为学生代表,参加浙路拒款会。在省城就读路校的宁海人邬纲为抗议政府接受英国借款、出卖主权进行绝食,呕血而死。宁波当地民众亦无比愤怒,商界、学界纷纷集会表示反对。与此同时,用集股、抽股、认股办法进行保路斗争。
浙江保路运动自1910年下半年起出现了新的变化,宁波成立甬上浙路维持会,各界集会抗议邮传部,挽留汤寿潜继续担任浙路总理。1910年9月6日,宁波各界五六万人在城隍庙召开保路会议,范贤方、张传保、王东园相继演说,群情激愤。宁波民众在这场斗争中表现十分突出。
清季宁波民众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动摇了清朝政府在宁波的统治,为辛亥宁波光复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与群众基础。
力量崛起
参与宁波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骨干队伍是民族资产阶级和新型知识分子,这与当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教育发展息息相关。
宁波近代工商业发达,20世纪初,无论是宁波工业、商业,还是航运业与邮政业都有所发展。到1911年,宁波民族工业企业达40家。作为近代生产力代表的宁波民族资本企业不仅促进了宁波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宁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一些新的社会成分开始出现和增多,主要是一般商人、手工业者及创办企业的士绅,致使资本家阶级数量有所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