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力量(2)

辛亥革命网 2011-10-10 00:00 来源: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作者:王杰  田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称“华侨为革命之母”,并非过誉。这是对华侨在辛亥革命中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认知和理论概括。 ,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力量,

1907年广东潮州黄冈起义和惠州起义,分别是以新加坡华侨许雪秋和邓子瑜所领导的华侨为骨干的武装起义。而1908年广西钦廉起义和云南河口起义,越南、缅甸等地的华侨也起到中坚作用。1908年3月,黄兴以旅越华侨200余人组成中华民国南军,开入钦州发动起义,后因弹尽援绝,退至越南。这些起义虽遭失败,却使民主革命思想在西南各省得到广泛传播,为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创造了条件。

有些革命志士激于义愤,曾多次采取暗杀手段,刺杀清朝王公大吏,借以打击清政府的统治。1910年11月,旧金山华侨邝佐治行刺清朝赴美考察的海军军务大臣载洵;1911年4月,马来西亚华侨温生才刺杀署理广州将军孚琦。

广州黄花岗起义,被孙中山誉为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在这次起义中,共有86位勇士为之英勇献身,其中华侨就占29人。南洋华侨工人杜玉兴,随黄兴进攻督署,踊跃争先,击毙清军防营10余人,后与两广总督张鸣歧左翼金邦振交战,金被击毙,杜身中数弹殉难。南洋侨商陈文褒负责在城外发难,当听到城内枪声,便主动冲入城内,猛攻督署,不幸殉难。新加坡华侨李文楷在这次战斗中,率领众人奋力直前,与清军展开巷战,击毙敌人数十人,虽身中数弹,血流如注,仍然奋力直前,最后终因伤重倒地殉难。河内华侨罗联,战斗中担任先锋,转战至小北门时被捕,在狱中,他对前去探视的族弟表示:“吾必舍生取义,望弟能继吾志”。临刑时他高呼:“中国非革命无以救亡,望后起者努力前进!”马来西亚华侨李炳辉,追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踊跃争先,与敌力战,后中弹而殉难。华侨烈士方声洞,在起义前写给父亲的绝笔书中表示:“是以满政府一日不去,中国一日不免于危亡。故欲保全国土,必自驱满始……儿虽死亦乐也。”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海外,各地华侨纷纷回国参战。美国华侨购置六架寇蒂(Curtis)式飞机,组成飞机队抵达上海、南京,声援革命军; 暹罗振兴书报社社员200多人返国参战,其中80余人组成华侨炸弹敢死队;澳门华侨卢怡若、冯百砺等人组成香军,响应武昌义举;越南华侨石锦泉组成民军2000人,参加光复广州之役;新加坡华侨许雪秋组织民军,光复潮汕;印尼华侨近千人返国参战。此外,广东普宁、惠州、新宁、四邑、新安、雷州,及福建福州、厦门等地的光复起义,都是华侨同盟会成员直接发动和领导的。

四、声援孙中山,支持新政权

武昌起义的胜利,震撼了全国,也惊动着全世界。海外华侨闻听武昌起义胜利的喜讯后,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当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海外时,海外华侨更是欣喜若狂,采取各种形式声援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祝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海外华侨的贺电“为日盈尺”。为了庆祝革命胜利,庆祝中华民国成立,庆祝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旧金山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同盟会分会和仰光华侨商务总会不仅联合召开庆祝大会,还选派了三名代表回国参加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盛典。海外华侨还纷纷发电表示,建设共和,万民有赖,坚决支持孙中山早日北伐,直捣燕京。

新政权初建,财政窘境是个困扰临时政府的急迫问题。孙中山赴任临时大总统的头一天,还身无分文。当时,帝国主义对南京临时政府在外交上拒绝承认,在财政上也拒绝借款。因此,南京临时政府不但在政治上、军事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财政上也极端困难。

海外华侨了解到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窘境,马上捐款支援。缅甸华侨组成“缅华国民捐总局”,发起劝募“国民捐”、“爱国捐”运动,组织募捐小队,沿街逐户上门劝捐;美洲华侨在贺电中告慰孙中山:“闻公被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阖境华侨欢极,庆国得人,齐祝万岁。款继发。”马来亚霹雳华侨的贺电也提到“款明日电付”。新加坡侨商陈嘉庚独捐五万元直接汇给孙中山。总之,在临时政府肇建于南京,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广大海外华侨曾给予大力援助和支持。这对当时一贫如洗的新政权来说,犹如是久旱中的及时雨。孙中山当时曾激动地说:海外华侨捐助军饷者,络绎不绝,共和前途,实嘉赖之。

海外华侨还积极地参政议政,回国参与组织临时政府事宜,服务于南京大总统府及各省政府。此外,还有很多海外侨胞回国投资兴办实业,修筑铁路和开采矿产,从事经济建设。1912年初,马来西亚华侨吴世荣就和归国华侨到南洋募集资金300多万元,准备与上海银行家沈缦云共同组建“中华实业银行”,以推动华侨投资和参加国内的实业建设。

许多华侨科学家还纷纷回国参加革命,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旅美飞机制造师冯如。辛亥革命爆发后,为报效祖国,支持革命,冯如带着自己制造的飞机回国,组织飞机侦察队,准备配合革命军作战,不幸在一次试飞中失事身亡,年仅三十岁。

华侨客居海外,长期遭受种族的压迫及歧视,深感祖国的独立富强不仅是一种民族的自豪,也对自身的地位影响尤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产生的民族觉醒意识的指引下,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他们为革命团体的创建,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经费的筹集,武装起义的参与和筹划,新政权的巩固和发展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