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在陕西西府(2)

辛亥革命网 2011-09-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玉林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的爆发以武昌起义的成功为标志点,立即引发了全国范围内辛亥革命的烈火。西府虽然在辛亥革命中没有出现武昌起义那种惊天动地之

  1911年10月22日,陕西宣告独立的消息传到陇县后,县城西关人哥老会成员,绰号白铁刀的王生义和洪帮大爷韩刚、吴正标,后沟人李老六,营沟人薛某某联络城内民团团头,下南街口住家的权永平密谋起义夺城,原约定于十月二十八日晚由王生义等率众由城外进攻,权永平带民团在城内接应。但消息泄露,士绅朱正午、陈嘉谟向陇州知州孙传琦告密。孙立即拜访权永平,给封官许愿,权被收买。当王生义等攻城时,权永平不给接应,反帮助官绅带领民团一起守城。王生义等用芦席捆子浇上清油点燃烧城,城上民团往下泼水,城门未能烧坏。起义者偾而烧了南门外权永平家的水磨房及西关护城的栅栏门附近的民房,遂留有“西关白铁刀,城门放火烧”的顺口溜,留传于当时。

  28日晚的起义行动,震动了官府。官绅们紧急扩充民团,委派与帮会有关系的西关石某某为团总,竭力进行镇压。但起义火种一径点燃即成燎原之势,难以扑灭。28日晚,南原一带农民聚集五六百人扛上大刀、斧头、矛枪,打着灯笼火把,拥到南城下攻打县城,因民团防守严密,未攻克,天明撤退。此后,小沟农民王家驹率领的百余人开到西关,准备攻城,为民团击退。11月2日新街镇帮会首领李占彪、何福顺、白露露等二百余人占据新街镇。11月4日关山帮会首领邹占清、李国桢、袁树德聚集农民数十人在关帝庙聚会结盟,准备起义,被曹段乡民团团总张仁五、曹希彬率部包围,起事者十余人被杀害。另外,杜阳、八渡、咸宜、固关、赤沙、香泉等乡镇都先后发生了农民起义。因其组织不力,人数少,遭官方组织的民团镇压,先后失败。县境内暴动不断发生。知州孙传琦诚恐起义队伍势力壮大攻破州城,即加强防御部署。县城内每户出一壮丁编入民团,十二人为一组,看守十个城垛,城上放置滚木炮石,入夜灯火环绕,梆声不绝,彻夜守卫。城门只开一个小缝,团丁分站两边,持枪矛交叉于上,行人从枪下过往。为加重恐怖气氛,还将各乡被杀害的起义者的人头四处悬挂,恫吓群众。同时为了缓和当时矛盾,官绅都开始放粮赈济,企图通过分化拉拢达到缓和群众暴动、起义的目的。动荡局面持续了十多天,到11月6日,陕西起义的新军西路节度使吴澄宗所部的七标三营、七营约一千多人到达县城。11月11日又开来一个营。一部分准备开往甘肃清水、华亭与由甘援陕清军在城西平头原发生战斗,新军受挫撤回。11月20日守城新军杨春华营与清军又在西关外和北河滩一带发生激战,新军势孤难敌,退出战斗,于当晚撤回凤翔。清军入城搜埔起义人员,匿居乡下,首先发动起义的王生义、吴丑棒被埔获杀害。之后,新军集结凤翔,清军一营驻陇州,方对峙,直至次年的春节后。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宣告退位,入陕清军撤回甘肃,革命党陕西西路经略使陈滋生带领三个营的新军进驻陇县。新任知李士清随到达。至此陇州正式光复。                 

  凤翔保卫战

  革命党人攻占凤翔城后,杨荟桢等感到领导力量薄弱,遂联合县署快班所属的县城隍庙房马秉乾以帮会组织的关系,成立同志会。马是红帮秦凤山山主,在帮会中有一定实力,故推他为领导人。当时西安的高等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一律停课,组织参军,投入辛亥革命。九月三日,民军攻克全城,省垣大定。秦陇复汉军都督府以各县秩序纷乱,分派在省的各校青年学生回县倡办民团,组织地方革命力量。当时省优级师范毕业生凤翔人王丕卿和千阳高丹桂与西府同学十余人,奉复汉军张凤翎大统领之命,回县办民团。王、高二人回县后,看见地方秩序混乱,人心惶恐,即与城南马家庄人李逢春和他的同学八旗屯人刘治洲相商,由王丕卿、高丹桂二人以奉张都督之命招安及办民团名义,入城见同志会首领马老六。马正对地方秩序束手无策,视王、高二人为省上钦差。二人晓以大义,促其迅速接受省上招安,及早安定地方秩序,作为西安民军的后方支柱。当即出示秦陇复汉军军政府的文告。其文曰:各省皆变,排除满人,上见天意,下见人心,宗旨正大,第一保民,第二保商,三保外人,回汉渚教,一视同仁,特此晓喻,其各放心。

  马接受招安后,随即命令其秘书田润以同志会名义出示安民,其文曰:省城来文,保教安民,告我同胞,万勿心惊。第二日,根据文告执行法令,即派队将虢镇北菜子沟抢人拉骡子的一匪徒逮埔到县城,斩首示众,全境肃然。但帮会分子复杂,易集合而少纪律,仍无法领导群众造成革命力量,作为地方人民的保障。当是时,清政府起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调毅军(河南省清军)和甘军夹攻陕西。李振初见情势危急,一方面密使刘治洲星夜赴省城向军政府请求派兵;一方面与王丕卿、周德润等磋商,积极筹划,发展民团。刘治洲到省城后,向张凤翙密陈备细,张即派副统领万炳南率新编民军二千五百人来凤翔驻守,并委赵乃普署理凤翔府事,胡树人署理凤翔县事。军政分工负责,地方人心始安。当时,地方起义民兵的编制分为五大营:中营以马老六为营长;东营以黄发为营长;西营以杨开甲为营长;南营以龚发荣为营长;北营以杨凤德为营长。各营多不过三百人,均受中营领导,并受副统领万炳南的节制。民团总局和城防总局,同时设在城内,以李振初、刘治洲为民团总局正副局总,兼城防总局正副局总。王丕卿、周德润、谷逢时等辅之。四乡又委派四个分团长;东乡王振纬;西乡王纪芳;南乡谢芝;北乡郭卫城。分区组织训练民团。平时保卫地方秩序,战时协助官军作战,均受民团总局的节制。

  十一月初,清陕甘总督长庚与前陕、甘总督升允,同谋大举攻陕。十一月初三,甘肃清军分途而下,北路由升允率领,越长、邻而攻乾州,民军兵马大都督张云山御之。南路由固原提督张行志和回军统领崔正午率领,分两路夹攻凤翔,张行志带凯军由甘肃灵台南下,进坻凤翔城东北之水沟太相寺,前锋直至大沙凹堡;崔正午带领骁锐军,越陇、千而进,驻凤翔城西二十里的柳林镇,前锋直至亭子头。两路互相连结,成犄角之势,直逼凤翔城。共有步骑十六营,全数一万二千余人。万炳南副统领以凤翔兵力单薄,情势危急,电请西安民军政府增援。民军政府即派曹印侯、王诚斋新编的敢死军一千二百余人来援。敢死军无枪支,均以铡刀夹钉长柄为武器,人称铡刀队。在凤翔的民军及地方民团,总计不足十营人,为数不过八千之众,只有旧式毛瑟枪和曼利戛枪三百余支。其余尽是长矛、马刀,与敌人力量相比,不但众寡悬殊,而且武器装备太差,但群众革命意志坚强,军民团结,举凡一切军需供应,探敌情、设埋伏、抬担架、打接应,均赖广大群众支持。因此,武器装备虽差、牺牲虽大,而民军战斗意志仍不稍衰。自十一月上旬至翌年正月下旬,历时三月,和敌军大小战斗二十余次,敌军攻城十余次,终未得逞。民国元年正月十五日黎明,民军乘敌不备,大破崔正午军于柳林镇,迫敌尽弃辎重,狼狈逃窜,退回千阳、陇县,粉碎了他们攻占凤翔的反革命企图。凤翔保卫战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北大路张云山坚守乾州的士气,解除了西安民军政府的西顾之忧,对陕西辛亥革命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政协)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