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口辛亥风云录:辛亥,这里未能摇晃(9)

辛亥革命网 2011-09-0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漠与长城之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生的事情远比内地特殊。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针对满清政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此后,“红坎肩兵”和“清真民团”碰在一起非常客气。但是在戏场中飞开的砖头瓦片打伤好多观众,许多行社戏都在这一年停止在城内演出。

  隔了好几天,将军堃岫突然传下令来要接见马祥。副管带薛存义陪同他骑马进了新城,他们忐忑不安,怕拿来正法;薛在途中嘱咐,将军若问起年令,说是十六岁。其实马祥是1889年所生,已经二十三岁。见了堃岫,果然问他多大岁数,遂用假话回答,堃岫夸奖了一番,还感叹说:“真是四子元霸重生!”。(四子元霸是文学戏曲《说唐》中的虚构人物,天生神力)辞行时,堃岫还赏了马祥二百吊钱,又拿出十双靴子,让薛存义赏给那十个团丁。

  新城绥远城居住的多是满民,是清宗社党在长城口外的一个活动据点。1912年秋天,民国绥远将军已发表,但是还未到任的时候,就有如意(外号雪花如意)、瑞寿(外号叫麻瑞寿)、文贵等受宗社党人鼓动,想在新城起事。他们利用辛亥革命时西安屠杀满族的民族仇恨,在山神庙秘密集合起好多年轻人,企图让新城满营的几个营长,胁迫堃岫和回到新城的前外蒙科布多参赞大臣英秀、前达尔巴哈台领队荣昌(都系归绥旗人)等满族上层人士在绥远宣布独立。如果北洋政府出兵,即和外蒙的哲布尊丹巴活佛联合起来对抗民国。

  那时新城满营的官兵,一到夜晚即离开各自的营盘回家休息。营长阿克敦有一天正在睡梦之际,被一伙手执刀矛的年轻人从墙上跳下叫醒,让他穿好衣裳跟上他们去议事。堃岫在将军衙门闻变,派人把英秀和荣昌等人请来商量,决定让客军协统第一镇李星阁旅出兵弹压。队伍由大教场从西门进来,在鼓楼上架设了机关枪,跑步到东北城角,即把山神庙包围。雪花如意一看机谋泄露,从城墙上跳出后逃到外蒙,以后就加入卢占魁的队伍。其余的人都被扣捕,除陈瑞寿、文贵等三人而外,均取保释放。后来堃岫把这三个人交给民国绥远将军张绍曾处理,张也没有加以深究,于1913年春节以前,便恢复了他们的自由。宗社党在绥远第一次的起事,就这样结束了。经过雪花如意事件,宗社党便转入非常隐蔽的地下活动。以后吸收争取的对象,从一般老朽昏庸的旧官僚转向具有政治野心的少壮军人方面。因为他们不是日本士官学校,便是陆军大学毕业,但是民国以后受到汉族军阀的排挤,心中很不服气。

  六

  武昌起义一周年后,农历九月十九日(1912.10.14),前二十镇(师)统制,中华民国首任绥远将军张绍曾接替堃岫莅任视事。

  张绍曾上任时,改换成便装的前清将军、都统、道台,以及绅商等头面人物,都到新城南关列队郊迎,探马不住报将军到了什么地方,等了老半天,才看见武装整齐的一营卫队,簇拥着一座兵舁的八抬大轿,远路风尘从东南而来。张绍曾下轿以后,与欢迎者频频致意,由旧有官员陪同走过清水洒道的新城南街,归绥中学穿操衣戴军帽拖辫子的学生吹着洋号,打着洋鼓跟在后面,把他送入将军衙署。

  翌年(民国二年)秋天,大青山哈拉沁沟的洪水,把绥远城四面包围,方结束夏天蒙境战事的民国首任绥远将军张绍曾,又上北城墙瞌头许愿,祈求退水。自然灾害与外侮内忧相伴,开始侵袭这大漠长城所夹的土地了。这里后被建制为绥远省。

  在中华民国的国度里,“绥远”两字,一直与战争和灾难挂钩,举世瞩目。继民国初年在俄国炮兵掩护下库伦部队南下,而后是日本军西进爆发绥远抗战。这两场战争中间则是北方军阀轮流光临,兵匪一家扫荡街市,各级统治大员象走马灯似的嬗变迭更。与此同时,旱、涝、疫灾情频频而至,饿殍横野。1929年,《西行漫记》的作者,著名的美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经北上也到装备过阎锡山的萨拉齐采访,他目睹了连年灾难给中国百姓带来的巨大苦难,斯诺把萨拉齐之行称作是他“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然而,火车却没有转折。民国四年(1915年)铁路就通到这里(丰镇),欧战结束后义无返顾展修到归化。随着的火车的到来,长城加速分割,几乎消融,限制出入长城的一切陈规陋习,荡涤的干干净净,塞外与内地再没有逾越.灾难使各民族成熟凝聚。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