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口辛亥风云录:辛亥,这里未能摇晃(8)

辛亥革命网 2011-09-0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漠与长城之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生的事情远比内地特殊。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针对满清政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当陆军二营的蒙古兵在刀什尔村取胜,阎锡山军队败退往托城,“京畿第一镇”和大同“步兵第二队”才相继赶到。“第一镇”新军都是满兵,即京畿常备军完全是德国式装备,官兵穿着都是新式陆军灰呢军服,红牛皮靴子。装备虽然精良,但是胆小如鼠,老乡们把他们叫成“灰耗子兵”。大同镇“第二队”是由淮军改编而成,已经使用快枪,仍穿着前清的红布号褂,上过好多次火线,作战特别英勇,人们都称之为“红坎肩兵”。1912午1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宣布逊位,民国元年前半年,归绥仍由堃岫,麟寿、成麟维持。

  归化城在大动荡中,未发生战乱和灾祸,仍保持着往昔的歌舞升。尽管刚听到宣统皇帝退位的消息,地方上仍和往年一样,过了农历正月初五就开始唱戏,各种商社、同乡社与街道居民社都要此起彼伏,在街道庙上举行行社戏演出,一直延续到十月上旬天冷而止。每到杏黄瓜熟季节,还要到近郊农村看“外台子戏”,谓之“踩青儿”。当入冬霜降时节“前营”“后营”“西营”和库伦等处的商队,都赶着牲畜驮着皮货,满载而归。各家“字号”要在“大戏馆子”请客吃饭看戏进行应酬。一年除了春节休息,其余时间都在演出。自从西口从长城边口杀虎口移到归化城后,一派“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刀枪与弓箭”的升平盛世局面,除了街头丝竹盈耳,四郊也是秧歌遍地。

  清时官军都驻营坊,平时很少到街上走动,进入民国便失去了以前的规矩,随便乱来起来。“灰耗子兵”闯进“宴美园”和“同和园”白吃饭看戏,受到堂倌的语言讽刺,便老羞成怒踢翻桌子,归化城从此就没有了“大戏馆子”,由饭座改为茶座。

  “灰耗子兵”的纪律已经不好,“红坎肩兵”比“灰耗子兵”还要蛮横,对老百姓非打即骂,农历正月初六(2月23日)那天是行社戏“起唱”,“清真民团”副管带薛存义特地让武艺高强的马祥挑上十个人,去戏场维持秩序。他们和观众挤在一起看戏,戏唱在中间的时候,坐在房上看戏的“红坎肩兵”和院子里边的几个汉族妇女吵嘴。原来“红坎肩兵”在房上看戏来回走动,踩得民房中往下掉土,妇女们出来央求叫他们稳坐在房上看戏,不要来回踩踏。“红坎肩兵”非但不听,并且用下流话污辱妇女。马祥过去劝解,不料房上的“红坎肩兵”拿起天窗上的档子朝他扔了下来,马祥躲开喊了一声,带领的十个人都会武艺,一齐跟他上了房。马祥用一根马棒将在房上看戏的“红坎肩兵”打得站不住脚,纷纷跳到地下,其中有一个会武术的“红坎肩兵”居然能把马棒夺走,被马祥捉住扔到戏场台子底下。

  那天看戏的“红坎肩兵”房上地下共有二百多人,房上的吃了亏,地下的便把戏台拆了半个,拿起木椽把他们围住,戏场的观众都吓得躲开了。此时“灰耗子兵”在北面房上观看对阵。那个夺去马棒的兵又领着三十多个兵登上房顶,握着一把刺刀冲来,马祥等人挡住四面,上一个往下打一个,猛不防他腿上被扎了一力,头上也被扎了一下。马祥忍住疼将这个兵举起,用他打另一个跑到房上的兵,当他俩一前一后被马祥扔下去的时候,对面房上的“灰耗子兵”给鼓掌叫好。他们一看取不了胜,便一哄而散,临走的时候叫嚷说,要把队伍开出来屠洗回民聚居区,戏场看热闹的人听见此话,都惊惶地跑回家。

  归化城的回民从内地迁来多从事驼运和牲畜交易生意,他们吃苦耐劳,生活精致,会作各种精美的食品.为了不受地痞流氓欺侮和驼运途中安全,年青人喜欢练习武功。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大起义中,他们没有介入,席卷华北的“义和团”运动时,这里四个民族中,只有回族为了地方安定,没有让一个青年参加“神兵”,城北回族清真大寺周围有蒙族的太平召、汉族的城隍庙、外国人建的天主堂和耶稣教的北堂。扎达海河牛桥东西聚居着三个民族,两岸并列着五种宗教,一直都和平共处,没有发生过一次冲突纠纷,这在全国其它地方很少见.而这次号兵掌号队伍集中,土抢土炮完全端出,很快在牛桥,礼拜寺巷,城隍庙等高处的房顶都站满“清真民团”的回族青年,天主教的外国神父也提着抢也上了房。“红坎肩兵”从戏场跑回驻地,拿上枪纷纷向外就走,他们的统领给跪在地上磕头,士兵们才没有向回民居住区出动。这时“灰耗子兵”的统领也出来调停,除了派人给马祥洗伤外,并责成白维礼等给“红坎肩兵”前去道歉,风波算平息了。“清真民团”和“红坎肩兵”打架轰动了新旧两城,为了防止一触即发的巷战发生,驻防萨拉齐的陆军二营蒙古兵接到十万火急命令,调回去弹压地面。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