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父——辛亥革命元勋孙武(2)

辛亥革命网 2017-08-28 13:53 来源:上海民革 作者:孙吉森 孙吉珩 孙凌云 查看:

祖父孙武原名葆仁,字尧钦,号梦飞,湖北夏口柏泉乡人,二十世纪初,在孙中山先生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湖北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很活跃,祖父则积极投身于这一革命运动中。

  祖父本想乘北洋大演习之后,官兵将士疲惫不堪时举行起义,党人中有不少同志主张急进,因此决定十月中下旬发难起事。祖父在宝善里共进会机关,一面积极组织领导,一面日以继夜赶制炸弹,以备起义时使用。没有想到十月九日祖父在制造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自己头手受伤被同志送往医院,而总机关暴露目标被俄租界警方搜去大量资料。同志急问应何处理?祖父感到大多党人处在危险之中,不提前起义暴露的同志都会被捕,于是决定十日起义。因戒严和隔江命令难以传达到彼岸,十日早晨得知三位党人就义,同志们感到非常激愤,祖父认为不能再拖,否则牺牲更大,后果不堪想象。于是祖父孙武下达命令:一.夜间城外举火为号,二.工程营首先发难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三.混成协工辎各营自通湘门入,各队在楚望台前集合会攻都督署,四.炮协自中和门入,架炮蛇山炮击都督署及其它要地。由各同志分速传达命令。

  当天晚上众党人进行了震撼历史的起义,都督府遭到严重炮弹轰击,瑞瀓被杀,张彪逃逸,武昌终于光复,湖北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国军政府。

  起义后众党人曾推举祖父孙武为首,但因其负伤过重难以胜任,,祖父建议由黎元洪出任都督,于是众人采纳公推了黎元洪,同时仍举祖父孙武为军务部长,但因伤待养祖父只好暂推辞。经过多日养伤祖父到部内视事时,发现这段期间满军反攻占据了刘家庙,祖父本来计划武汉得手后,即分兵把守武胜关和田家镇,没有想到养伤期间群龙无首,导至满军反攻阳夏相继沦陷,满军收回了汉阳之后置大炮于大别山炮轰武昌,都督府被毁职员和军民惊慌四散,武昌再度陷入混乱。此时祖父则勇敢的出来负责,躬巡各地四处安抚民心,费尽半身心力。

  期间清廷已启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玩弄两面手法,用武力占领武汉三镇,后又向革命军提出和谈。袁通过英国大使朱而典授意英驻汉领事,向革命军建议停战三日。因黎元洪逃逸不知去向,祖父孙武就代表军政府与英领事谈判,同意停战三日的建议,并通令革命军停战。通过三天的停战,革命军获得休整和保存实力的机会以东山再起之势。三日停战期满又继续停战,十二月十八日便开始南北议和。

  综上所述,祖父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便立志推翻清朝廷帝制。他弃家荡产,东奔西走,漂洋过海,以社会为家,以革命为业,冲锋陷阵,不屈不挠,坚持革命斗争。湖北的革命党人说:“孙武做事有毅力,有决心,有勇气,险阻艰难,在所不计”。他在湖北宣传革命、组织革命力量、领导武昌起义和保卫武昌等方面,显示了英雄本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孙中山先生曾说:“武昌军务部长孙武,奔走光复之事累年,此次武昌起义,厥功甚着”。这是对祖父最中肯最公正的评价。

  武昌首义后,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通过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暂行条例》。规定都督府之下只设军务、军令、参谋和政事四个部,其中只有军务部长孙武是革命党人。政事部下设七个局,没有一位局长是革命党人。这些安排引起了革命党人的极大不满,而中部同盟会“海归”居正诡称条例是孙中山在海外预定的(事后得知是汤化龙约黄中恺起草的),于是获得了通过。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孙中山在海外)黄兴受命组阁,但湖北革命党人连政府副职都没有,祖父对南京临时政府极度不满,特别是黄兴担任的军务部长,祖父认为“黄兴不会带兵打仗”!汉阳失守就是黄兴指挥不当所致。因为黄兴进而要放弃武昌,遭到许多革名党人的反对和指责。张振武当众拿枪要以汉奸之名杀黄兴,虽遭祖父阻止,黄兴还是感到受辱,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湖北革命党人未受重用,我们认为与此不无关系。早在共进会和文学社成立起义临时总指挥部之前,二湖党人之间就帮派林立,由于祖父的谦让才使党人的力量得以整合。武昌首义后同志间拥护孙武和反对孙武者相互对立,更有者早就想取而代之,反对者在军中刻意引起暴动并要捉拿孙武,这也就是所谓“群英会的二次革命”。为此,祖父于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三日在民立报上发表了《孙武宣言书》,表达自己对“二次革命”的看法。孙中山先生对暴动的组织者给以严厉的批评,他在给黎元洪的电报中说:“闻军界同志与军务部长起冲突,经副总统令孙武辞职,而论者依然不靖,且有购拿之说。按前武昌军务部长孙武,奔走光复之事累年,此次武昌起义,厥功甚著。纵使行事用人或有偏颇,而解职以去,用避贤路,副总统可谓持之平允矣。至谓孙武有何罪状,则当由副总统正式宣布,岂容蜚语四出,极其所之,致使望门投止,迹类逋逃,窃以为甚非所以待有功者之道。敬请副总统为各界告诫,无伤同类,勿害功能,天下幸甚”。(《临时政府公报1912年3月9日》)

  一九一二年四月一日孙中山先生于辞临时大总统,四月九日到汉口慰勉辛亥武昌首义同志,由祖父恭迎接待在广东会馆主持欢宴,旋护送过江见黎元洪副总统欢宴,并代表胡北各界致词欢迎。十一日为恭迎孙中山先生莅汉,再次主持36团体联合欢迎大会,十二日恭送离去。由此均可见祖父对孙中山先生的尊崇,湖北人对祖父孙武之推崇。

  一九一二年三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八月十一日祖父被国民政府委以总统府高等顾问,授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一九一三年又封为义威大将军,委以参政院参政。一九一四年七月前往欧州英、德、法等国考察工业和军政,因暴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年冬季回国。

  一九一六年元旦,袁世凯登基作了洪宪皇帝,这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祖父也起来反袁,他致书段褀瑞,要袁世凯下台以救中国危亡。书中说:“近察舆情,远度国事,觉水深火热,实臻极点,不速解决,危亡立见。解决之法何在?……曰项城引退而”。书中还指出,如袁世凯只取消帝制,保留总统职位,“托名和议,阴图准备,欲举全国之生命财产为彼孤注之一掷”,必然会祸国殃民。以上可以看出祖父不仅反对袁世凯称帝,也反对袁世凯保留总统的职位。

  袁世凯死了段褀瑞当了国务总理,军阀连年混战有增无减,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祖父见事非当日,好汉已无当年勇,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北伐时期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派人到武汉筹款,祖父变卖了地产,将钱交于来人,支持了北伐军。

  祖父从一九一三年任参政院参政,一直住在北平东华门大街的将军府,但倘佯在京津沪汉间,一九二二年曾任汉口地亩清查督办,一九二六年夏又任湖北地亩清查督办,北伐军到武汉该机构被自行解散。祖父意兴萧索,作方外游,受比丘戒,先移居上海,后转居北京。

  三十年代,祖父在家书写了两卷共五十五篇政治建议文章,表露出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关切和不满。一九三六年迁到史家胡同22号。一九三五年十一月殷汝耕在通州拚凑“防共自治政府”,企图拉祖父下水,但遭到严正拒绝和坚决反对。祖父与吴佩孚关系至深,抗战时期日寇侵入北京,他们彼此互相勉励,均以不附日寇为志,故日寇当时在北京对祖父和吴佩孚的威逼利诱,均不为动,祖父虽然多次东渡,但从未对扶桑有所好感,他对日寇发动侵华战争极度愤慨。日本侵略者目的没有达到,他们恼羞成怒将祖父软禁家中,使祖父身心受到极大伤害,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日在北京拈花寺(原名千佛寺,在旧鼓楼大街大石桥。)去世,终年60岁。

  一九四一年元月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孙武与刘公:

  曰先烈刘公、孙武,早岁著籍同盟,效忠革命,奔走联络,备历艰险。辛亥武昌首义,共谋发难,得力尤多。嗣或赞翊护法,积劳成疾,或息影沪汉,忧国弥殷,先后赉志以殁,追怀往绩,良深轸悼,应予明令褒扬,以阐幽潜,而昭矜式。

  此令

  众人认为祖父具有雄才大略,凡是革命事业无不积极参舆,辛亥革命更是功绩卓著备极勋劳,但自从同志间发生抵牾事件后,能够压抑自己的一番事业心,销声匿迹二十多年,其意气之平为国为民者之心可以明见,身后受到褒扬肯定不朽功绩实至名归。

  解放后,受董必武和李先念同志的关心,祖父的灵柩移葬于北京革命公墓。一九八一年十月十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念大会”,我们的三姑孙筥芹应邀参加。在中央统战部的关怀和同意下,经三姑的努力将祖父的遗骨迁回武汉(祖母李云卿的遗骨同时迁回),一九八三年八月,经湖北省和武汉市有关部门的批准,安葬于武昌伏虎山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