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日学生许嘉澍传略(5)
辛亥革命网 2011-03-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许樹錚 查看:
驻日公使和留学生对话图(《文明小史》)
一连数日,留学生群情激愤,天天围噪使馆。8月5日应蔡钧请求,东京警视厅以妨碍治安罪将吴、孙驱除出境,限当日返国。得知消息,整个留学生骚动起来了。秦毓鎏、张肇桐、吴荣鬯、胡克猷、杨我江、夏士骧、许嘉澍、钮瑷、顾乃珍、沈宏毅等联名写了一封长信,上书公使。这封信洋洋洒洒,掷地有声,质问公使蔡钧的不作为:“为钦使者,当如何竭诚尽忠,以称其职;为学生者,当如何相勉互劝,期各致力,以报其国家。故设钦使漠视学生,以学生为不足恤,知己之可以为力而不为,或为焉而不力,是钦使负学生;负学生,即负国家也……言论自由,文明公理。国步艰难之日,非阿附谄谀之时……”他们并轮番前往公使馆求见,但蔡某拒不见客,这愈加激怒了留学生们。
翌日晨,吴稚晖孙揆均被日警强行带领,离开东京去神户等待开往天津的法国邮轮。路经日本皇宫时,吴稚晖忽然挣脱日警之手,高叫:“士可杀,不可辱也!”向着宫外的护城河就跳,“咕咚”一声沉入河中,日警大惊,幸好河水不深,将吴稚晖捞了上来。浑身淋透的吴稚晖大哭道:“我将以死醒我同胞也,奈何不让我死!”他是下决心以死抗争的,身上带着绝命书:“信之已死,明不作贼,民权自由,健邦天则。……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亡国之惨,将有如是。诸公努力,仆终不死。”吴被日警送回警署,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度押送。
消息飞速传开,吴、孙临行,秦毓鎏、许嘉澍等与数百名相约来东京的留日学生为其送行,因戊戌变法而流亡日本的梁启超也从横滨到码头话别。同时,胡汉民等百余留学生愤而退学归国。正在日本游历的蔡元培怕吴稚晖仍想不开,途中意外,特地改变行程,陪同二人同船归国。
梁启超在日本主编和出版的《新民丛刊》每日图文并茂,对学潮详细报道。此时,梁立即刊布吴稚晖的“以死殉国”事件,“吴君之被捕也,以为士可杀不可辱,欲以一死唤醒群梦,引起国民权利思想……”,谴责驻日公使是“文明之敌”。日本十四家报纸纷纷报道此事,除两家保持中立外,其他都支持学生,一时影响极大。上海和国内其它报刊也普遍加以报,成城学校事件在日本与中国国内都产生了很大反响,引起朝野关注。留学生声势大振,行动也更趋激烈,学潮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