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日学生许嘉澍传略(16)
辛亥革命网 2011-03-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许樹錚 查看:
嘉澍先生有五子二女,这个家庭其后八十年多来的遭遇,堪称半部中国近代史;父亲一死,家道中落,五个儿子中,一位乱世中散失,三人从军,有入国军的,有去新四军的,均年青青死于非命。大女与叔父家常年聘请的红帮裁縫自由恋爱,不容于礼教家庭而被逐出家门,终老乡间。到大陆易帜,无锡只剩了四子广枬和已出嫁的二女镜娴。许广枬“解放”前夕参加工作,在周围尽是革命老干部的省级机关里,他这家庭出身自然就很突出,任是如何小心也总归是历次运动的对象,文革中全家下放农村,一去十六年。熬到邓公主政,大地春回,身上包袱一轻,办了离休,却又因年轻时受冤落下的胃里毛病渐变成癌,终至不起,97年病逝于南京。
在汗牛充栋的清末研究书籍中,述及成城事件和庚戌新军起义,必提及许嘉澍之名,诸如:《国父孙中山实录》、《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实录》,《革命逸史》(孙中山秘书冯自由著),《无锡光复志》(钱基博著),《广东新军庚戌起义资料选编》(中山大学仇江著),《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等书。就中以实藤惠秀和仇江教授的研究,述之最详。在钱基厚所著《光复队纪事》中,有“光复队全体人员姓氏表”,头一个就是“司令许嘉澍字湛之年二十六岁钱业商团教练”。该书载,纪念无锡光复及国庆一周年集会时,全体光复队员合影留念,许嘉澍赠联:“协力同心扫除专制,去年今日建立共和。”
马克思学说传入中国,本是“取径东洋,转道入内”。著名的《共产党宣言》,起初就是从日文译过来的,晚清的留日学生最早知道“社会主义”这些新名词。先生去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中国星火燎原,先师吴稚晖客死台岛,国共划海而治,一分六十余年,多少悲欢离合,辛亥百年,先生地下有知,定然感慨系之!
(许树铮于兔年正月稿于南京东郊兰馨园)
特别鸣谢:
谭汝谦教授,中日关系史专家,MacalesterCollege,USA
林启彥教授,中日关系史专家,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
容应萸教授,中日关系史专家,东京亚细亚大学
赵灿鹏教授,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
朱刚先生,无锡图书馆古籍部专家
魏小虎先生,上海博物馆古籍专家
彭厚文教授,近代史学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及延伸阅读:
1.《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彥合译
2.《许广枬自传》(1963年省级机关划分阶级时作)
3.《锡山许氏宗谱》(民国十六年孝源堂、敦彝堂铅印本)
4.《犊山类稿》(清·周镐著嘉庆二十二年启秀堂刊本)
5.《清末留日学生》黄福庆著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
6.《粤东军变记》李介孺著台中海出版社1983年影印版。
7.《清末民初洋学学生题名录初辑》房兆楹辑(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62)
8.《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第一编,第13册。台正中书局1969
9.《中华民国国父实录》罗刚编著台北1988年7月版
10.《建立民国国民革命战史第一部》民国七十年蒋纬国总编著
11.《砭群丛报》刘悲庵辑,第六册,《广东新军叛变始末》1910年.
12.《游日本学校笔记》项文瑞著(敬业学堂,1903)
13.《东游纪念》李宗棠著第七,劝导留学生日记,1903.
14.《东游丛录》吴汝纶著东京·三省堂1902
15.《桐城吴先生日记》吴闿生编,莲池书社印,1929
16.《日本留学中华民国人民调》(日本兴亚院政务部编1940)
17.《拒俄运动》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近代史研究所杨天石、王学庄编
18.《宣统政纪实録》卷35,第623页,上谕辽东出版社1934.
19.《江浙藏书家史略》吴晗著
20.《广东新军庚戌起义资料选编》仇江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年
21.《无锡光复志》钱基博著民国元年
22.《光复队纪事》钱基厚著民国元年
23.《革命逸史》冯自由著
24.《近代无锡商团的兴衰及社会功能》汤可可著
25.《风尘逸士吴稚晖别传》罗平汉著
26.《清末旧军及换装前的新军》作者:佚名
27.《论民国初年无锡的警政建设》彭厚文著江南论坛,2005年06期
28.《天变辛亥革命纪实》刘秉荣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