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写真 > 人物 >

辛亥革命人物卢师谛(二)(7)

  1911年8月:杨庶堪、张培爵、卢师谛、卢师撰等策划,川路风云发展顺猛扩大,川西北新繁(彭县)德阳,广汉一带数十个县民军围攻成都后,继而转等重庆谢持、杨庶堪、朱之洪、卢师谛等策划武昌起义;清吏端方率师入重庆,船载军火随行,过涪州谢持,卢师谛等奉命率队伍至长寿伺而劫持;1911年11月22日,重庆光复成立重庆蜀军政府。

  成都,重庆军政府合并

  重庆蜀军政府与大汉军政府的合并中,卢师谛、杨庶堪、张培爵、谢持、朱之洪、曹叔实、向楚等人尽力涡旋促成重庆应合并于成都已经形成了的政治中心,重庆派朱之洪,成都派张治祥为全权代表,会悟荣昌烧酒坊后又随同到重庆议定十一条,决定省会设成都,重庆设重镇,双方以民国元年二月二日交换条约;二月十日,张培爵带陈先源、卢师谛、董洪诗、谢持、向楚、张颐、张习、方潮珍、赖肃等从行,举行行营会议,议定张培爵,让正都督于尹昌衡,自就副都督,卢师谛,任梯团长(旅长);三月三十一日成渝两政府合并,通电全国宣告统一。

  高等学堂(川大)与实业团

  1902年由“经书院”改为“成都高等学堂”,1904年正式成立,以招收贡举生源,毕业后赏赐举人;高等学堂历史教员刘行道(士志),学生有郭沫若、李劼人、杨吉甫等;1905年高等学堂学生深感列强侵略之危,发起“道德学会”组织征集学生,有卢师谛、李筱亭、张培爵、刘公潜、张夷伯、张颐、黄圣祥、魏以瓒、李培甫、彭远耀、杨吉甫等;通省师范学堂有徐堪、张为炯、潘子敏、方潮珍等;高等警察学堂有萧仲伦;社会人士、军人有谢持、曹叔实、朱之洪、黄复生、吕超、向育仁、廖绪初、夏之实、李肇甫等;他们以原来的德行修养到救国图城;自1906年-1907年大部分成员加入了同盟会,卢师谛、李筱亭、张培爵、徐堪、谢持、曹叔实、朱之洪、黄复生、吕超、向育仁、廖绪初、夏之实等成为辛亥革命重要领导人。成都高等学堂自发组织的“道德学会”是民国时期实业团的成员的主要来源,均参加“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 ”

  “防区制”熊克武,唐继尧与北洋军政府岑春煊

  在防区制形成初,熊克武为稳固自己在四川的统治,谋求军令政令统一于他的手中。在防区制确立之前滇黔军与川军,川军内部之间就各有难以克服的矛盾。滇黔军唐继尧始终不就以孙中山为首的军政府元帅职,在滇川黔靖国联军任总司令职同时于

  1918年7月22日,获取岑春煊为核心的军政府政务总裁地位。

  1919年2月9日,熊才正式就任岑春煊主持的军政府的四川督军职务,通电中称北洋政府总统、总理,与孙中山或唐继尧的任命相距约一年,反映了依违于南北政府之间的熊克武,既不接受孙中山领导亦不甘受唐继尧控制而企图独霸四川的割据倾向。

  谢持支持的杨庶堪延至1918年9月始抵重庆,在9月靖国联军会议期间,杨对唐继尧控制四川的野心表态不明,……杨遂与实业团成员进一步合作,在12月杨为其父在重庆治丧期间,与卢师谛、黄复生、石青阳等商量倒熊的具体计划,并到合川密访刘湘,许以倒熊后推为川军总司令。唐继尧则进一步利用川军内部的矛盾,企图拔去他控制四川的主要障碍熊克武。于是实业团的领袖谢持、杨庶堪与滇系军阀首领唐继尧有一致倒熊的倾向。四川国民党人内部派系的矛盾和斗争给了一心想做云南王的唐继尧以可乘之机,而与企图独霸四川的熊克武的矛盾和斗争日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