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写真 > 人物 >

辛亥革命人物卢师谛(二)(2)

  卢师谛此次随孙中山北上,专门负责军事计划。表示不再回广东,故暂将所率右翼入赣之各军,交其参谋长明超北和时任元帅府谘议的弟弟卢师譔统领。

  1924年11月17日:孙中山到达上海,得知北京有变,遂假道日本。同时派卢师谛秘密到开封,与胡景翼密商军事,为北伐和迁都武汉做准备。

  1924年11月中旬:卢师谛受孙中山秘密派遣到开封,与胡景翼密商建立武汉新政府条款和鄂豫军事互助条约。

  1924年11月中旬:卢师谛赴武汉,同郭泰祺,刘成禺会合,与萧耀南密商建武汉政府具体条款及鄂豫军事互助条款。拟设建国政府于武汉,公推孙中山为大总统,行大元帅职权。拟任萧耀南为建国政府陆军总司令,胡景翼为前敌总司令。政府组织条例,待大总统莅临武汉议决。

  1924年11月下旬:卢师谛,刘成禺再返开封,订鄂豫军械互助条约。建国密约交由胡景翼签字。

  1924年12月4日:孙中山从日本乘船抵达天津。卢师谛,郭泰祺,刘成禺及萧耀南代表张大昕四人携与萧耀南,胡景翼草签的秘密协议同日抵天津。

  1924年12月4日下午:呈“建立武汉政府大纲”于孙中山。孙中山阅毕说:“各条皆对。”然后签名盖印。孙科、张大昕、刘成禺、卢师谛、郭泰祺依次签名。签字毕,孙中山训告卢师谛,刘成禺、郭泰祺:“此次随我由粤北来者,只做事,不准做官,如违此训,不认为国民党徒。”

  复告张大昕,请萧耀南多给胡景翼枪炮子弹,河南能保,则南方大局可定。

  1925年2月14日:萧耀南死亡。其职务由吴佩孚亲信继任。

  1925年4月10日:与卢师谛签订秘密军事协议的胡景翼在开封突然病逝。

  坚持列宁、孙中山先生建国思想,联俄联共主张始终不渝

  1924年12月18日:卢师谛在天津东方饭店代表孙中山,向美国驻北京新闻界记者发表谈话,阐述孙中山的建国思想,强调联俄,容共是列宁在世时的主张,也是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事发在孙中山病重时)

  1924年12月23日:孙中山与卢师谛等人谈话:“我们的武装同志,都能像樊醒民同志的忠义,勇敢,服从,我们的革命何至到了今日还未成功。”

  1925年1月卢师谛遵循孙中山“联俄容共”之主张,致力于党内的团结统一,在国民党左右派之间调解斡旋,说服党内的同志能够团结在孙中山的周围。

  孙中山病重期间,党内在京开会,护党同志会诸人,以新派的招待员于树德有共产党嫌疑,认为汪精卫,邵元冲袒护共产党,到会者联名致书汪,邵,要求其自动离京。卢师谛得知后,力劝众人勿发出警告书,并与汪邵磋商,以图缓和同志会感情,遂平息了此次党内风潮。1925年2月12日:卢师谛由开封胡景翼处来武汉见萧耀南密谈:“关于孙中山建国大纲实施”案;被吴佩孚的密探发现。卢连夜回上海找孙科。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卢师谛在京参与处理孙先生治丧事宜。四川发来唁电:“孙公治丧处转杨沧白先生,谢惠生先生,卢师谛先生,吴玉章先生,王子骞先生,石青阳先生,赵铁桥先生均鉴:国是未定,元老先摧!刘文辉叩皓印。杨森,邓锡侯,赖心辉,谭创之,江浙旅川同乡会。

  1925年3月19日:卢师谛参加在中央公园社稷坛举行的孙先生公祭仪式,致送挽联一幅表达自己的哀思:“不自谋、不私怨、不任术、不好名、不苟同、不阿俗、不巧、不伐、不屈不挠、不以退为进,一生勋烈,只是光明,真实做来,论四十年革命艰难到底,成功在此; 有主义、有方略、有新思、有远识、有魅力、有精神、有义、有情、有勇、有信、有不杀之仁,盖世规模,纯从学历志行流出,挚亿万众平民忧乐,那堪继起无人。”

  1925年4月2日:孙先生之灵柩移于西山碧云寺,卢师谛,吴敬恒,李烈钧等均左右执。

  1925年4月:卢师谛返回上海。由于悲伤过度,致使旧病复发,不得不在寓所稍事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