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从清朝重臣到共和卫士

辛亥革命网 2011-06-23 00: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张晋 林楹庆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伍廷芳,中国近代一个传奇人物——官至清朝外务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位居二品。然而,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却倡议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政
 

  生平简介

伍廷芳像

  伍廷芳,本名叙,字文爵,号秩庸。祖籍广东新会,1842年出生于新加坡,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1858年创办中国首份华文日报《中外新报》。曾留英攻读法学,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洋务运动开始后,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主持修订法律,提出了包括删除酷刑、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等一系列先进主张。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推动清室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司法总长。1917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广东省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因惊愤成疾逝世于广州。

  伍廷芳,中国近代一个传奇人物——官至清朝外务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位居二品。然而,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却倡议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政体,转为共和卫士。

  何来如此人生巨变?近些日子,记者奔波在新会与广州两地,新会景堂图书馆、江门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州越秀山伍廷芳墓地……一路追寻伍廷芳的人生轨迹。

  郭嵩焘三顾茅庐  伍廷芳声名鹊起

  “然公幼时,已经世之志,睹中国积弱,发愤以匡救自任……”——摘自孙中山《伍秩庸博士墓表》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史学院院长黄淼章介绍,伍廷芳自幼就怀有经世之志,目睹国势积弱,十分痛惜,发愤要匡时救国。1858年,他与友人在香港创办《中外新报》,倡导革新言论,以开启民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张中国人自办的日报。

  1874年,伍廷芳自费赴英国学习法律,成为中国近代自费留学第一人。经过3年潜心攻读,他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当时,清朝驻美公使陈兰彬觉得伍廷芳是可用之才,多次致电,邀他一毕业即赴美国当领事。1877年1月23日,伍廷芳正在料理赴美行程,获悉清朝钦差大臣兼驻英公使郭嵩焘刚到伦敦赴任,于是前去拜访。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