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北伐援黔(6)
辛亥革命网 2021-06-02 09:3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开林 查看:
曾万钟接着说:“我到达螺丝山,将俘虏送至山脚地藏寺,因各部队俘虏都集中关押寺内。我随即奉唐命回火药局,调全中队回螺丝山,至于黔灵山则由第七十五标之一部占领之。及回抵螺丝山,见有哥老会党徒与巡防队官兵尸体二三百具。原来是由俘虏中挑出形貌较凶恶,或居头目职位者,唐命卫兵砍杀。这时,陆小学生有十几人留在司令部担任卫兵勤务。其中,骑科学生每人有马枪一支、马刀一把。即将马刀磨快,由这十几人持刀砍杀,平均每人杀十多人。同学大理人马章比较胆小,将杀一俘虏,心一慌,一刀砍歪,头砍不下来,鲜血直喷直冒,这俘虏转过头来大骂:‘妈儿,你干啥,紧砍不下来。’马吓得丢了刀,逃回寝室。当夜,打摆子、发烧,病了一个多月。”【注:曾万钟:《我对辛亥革命的回顾》,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五辑,第117页。】参加北伐的年青士兵本来具有纯洁的道德心,因入黔执行唐继尧的杀人命令而心灵被扭曲、被毒化,良心泯灭,为虎作伥。
有人做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说3月3日杀戮人数有八九百人之多。可是,除了螺丝山的那一千五六百名以外,还有曾万钟押解到地藏寺的俘虏,以及“各部队押解到地藏寺的俘虏”,对于地藏寺中汇集得越来越多的俘虏,是不是都能解往监狱囚禁而不杀呢?除了斩首之外的“坑杀”又是什么?“尚不料刘氏引滇军至省杀赵督并坑杀新军千余人,又次第杀害反正诸人”,“螺丝山尸骸成丘,血流被道,至今民间号螺丝山麓为万人坑云”。【注:周素园:《贵州陆军史述要》,载《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9页。】
唐继尧的倒行逆施,真是骇人听闻,造成贵州全盘糜烂,震惊全国。这就是所谓“继尧善抚循驾驭,以黔人刘显世、周沆、戴戡等备咨谋,而韩凤楼、刘法坤等领军,上下一心,将士用命,乃得克成大功”【注:刘光顺:《唐继尧评传》,载《唐继尧研究集》,第71页。】的实质,开创民国以来以武力夺取邻省政权的恶劣先例。
贵阳的螺丝山
贵阳螺丝山的阳明祠今貌
七、在贵州全境“清乡”,疯狂捕杀无辜社员
“三三”血案当天晚上,唐继尧与任可澄、刘显世、郭重光、胡锦棠、戴戡、周沆等贵州顽固绅阀商议重建贵州军政府。3月4日,唐继尧与清一色的宪政派共同宣布瓜分了贵州的军政大权,唐继尧是其中最大的得利者,当上了贵州临时都督,满足了入黔时的欲望。典型的守旧势力刘显世等人获得了贵州各级别的军政大权,两年半以后云南护国首义,在反袁电报中列上刘显世姓名,刘显世马上通电否认参与护国,助长了帝制派的声威,影响极坏。
唐继尧血洗贵阳当上贵州临时都督,这个职务毕竟是靠暴力手段偷抢来的,从道德法律上说不过去,于情于理都不好听,所以唐继尧当上临时都督后,当天立即下令“清乡”,在全省大规模捕杀自治学社革命人士,一是为了肃清反对他们的势力,二是为了杀人灭口,唐组织游击队出巡各路“清剿会匪”,捕杀散居在全省各地的自治学社的无辜会员,南路、北路、东路都派重兵去会剿。“数以万计”这个词已不足以概括被杀社员的数量。
贵州自治学社毕竟是贵州辛亥革命后的执政党,人数不会比辛亥革命前的减少,在全省有47个分社【注:胡刚、吴雪俦 :《贵州革命史略(节录)》第608页,台湾台北市的国家图书馆有藏书】。要想全部杀光,只能靠极其血腥残暴的手段。
唐的倒行逆施得到刘显世、任可澄、郭重光等人的狂热拥护,这些人盗用贵州绅耆商农学界和全黔人民名义写文章大唱赞歌,而人民群众则深恶痛绝。因为滇军援黔是蔡锷批准的,唐的名誉会直接影响到蔡的名誉,此时蔡锷就为唐继尧的问题进行掩饰,并很快筹银5万两,汇解贵州,以支持和稳定唐在贵州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