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北伐援黔(3)

辛亥革命网 2021-06-02 09:3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开林 查看:

唐继尧在日本留学时用“唐锟东川”的假名参加了同盟会,虽然是逢场作戏,但毕竟可以算是同盟会员了,谁知他一旦权力在手,就对自己曾经加入过的同盟会残酷打击,杀人如麻。

  清朝末年哥老会盛行,吃粮当兵的人没有不加入哥老会的。贵州辛亥革命,哥老会的功劳很大,军政府成立后派出得力人员前往各地宣慰,要他们安居故里,黄济舟《辛亥贵州革命纪略》记载:“公口即哥老会之别称,皆扶明仇清之残余组织,清廷斥之曰匪。贵州反正,张黄曾资其力,洎事定,或收编入军,或资遣回里。正安插解散之示遑,宪党包藏祸心,大施煽动,更由郭重光以耆老会名义,于立法院开会时登台演说,提倡大开公口。谭云鹏以议长地位禁其发言,然已驷不及舌,不两日间省内外公口,如春笋发生。郭复举黔汉公龙头温瑞廷招兵五百以驻南路,举懋华公龙头李(名已忘)招兵数百以札盐路。耆老会所任之保安统领胡锦棠,则充大汉公龙头,军心被其动摇。黄弗清拟厉行制裁,不听者杀之。时政府人数,两党相当,宪党中人谓不宜操之过急,激生他变。自党中人未深考虑,姑漫应之。黄制裁之说遂不得行,为维系军心计,徇部下请,亦开光汉公自充龙头。光汉公出,气象堂皇,一切公口、黯然无光。宪党又令陈宗岳、陈廷棻开斌汉公、宗岳充正龙头,廷棻充副龙头。宗岳为军界所知名,廷棻为学界所知名。斌字右武左文,隐寓二陈之历史。成立之日,特别张扬,务超光汉公之上。至是各党会竟明目张胆占据民房衙署,以立公口。仪式陈设,比于官厅。而头戴英雄结,鬓插杨梅花,腰围战裙,足穿麻儿草鞋之辈,招摇过市,有如戏场。”【注:黄济舟:《辛亥贵州革命纪略》,载《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第165页。】

  杨昌铭记载:“反革命党遂组织十数公口对峙,如黔汉公、大汉公、实汉公、斌汉公等纷纷成立。斌汉公举陈嵩甫为大龙头,何季纲、何器之亦在十二金仙之列。郭子华(重光)、温瑞亭组织黔汉公。胡锦棠为大汉公大龙头。刘显世开黄汉公于相宝山,以某僧为大龙头,于是勾结巨匪罗魁入城,声言举行二次革命。黄泽霖密令李香池、周玉山计斩之于老川会馆。”【注:杨昌铭:《贵州光复纪实》,载《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第206页】。

  辛亥革命后,云南军政府与贵州军政府之间互相联系,关系友好。1911年12月25日,蔡锷致贵阳政府电:“东、冬两电悉。荩筹甚佩,承推锷为北征都督,愧何敢当”【注:周钟岳:《天南光电集·致贵阳都督电》,载《云南辛亥革命资料》,第63页】。

  贵州军政府是有所作为的,执政后主要官员不拿薪水,安抚苗民,镇压匪首,政局无所指责。杨荩诚的都督职务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委任,贵州督府与云南督府互相联络,保持良好的革命政权关系。

  南方各省建立军政府后,因为北方尚在清王朝统治下,所以纷纷派出军队“北伐”。

  贵州军政府1911年12月派出三千人的北伐军,由都督杨荩诚率领离开贵州去援鄂,又派出一个标的军队千多人,由标统叶占标率领离开贵州去援川。

  云南军都督府派出了援川军,在援川第二梯团出发之后,就把步兵第一联队三四千人组建为援川第三梯团,后改名北伐军,原议取道四川进行北伐“直捣黄龙”,后接受贵州宪政派旧官僚的请求,改从贵州“假道北伐”。“蔡锷命他率北伐军假道贵州,为他提供了实现个人野心的绝好机缘”【《贵州军阀史》第23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三、宪政派请求滇军援黔

  贵州宪政派在政府和军队中的势力比不上自治学社,组织公口与政府对立之后,自治学社又成立公口自保,宪政派没有能力推翻新政权。

  宪政派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为了消灭自治学社革命力量,就借助于滇军。耆老会会长郭重光等人盗用全黔人民代表的名义向云南军都督府发出请兵密电,此时任贵州枢密院枢密员兼军事股副主任的戴戡,也盗用枢密院名义向云南发出请兵密电,在密电中都说贵州“哥匪横行”,“贵州土匪擅权,黔危滇亦不安”,请求滇军代平“匪乱”。

  宪政派提倡公口,扰乱了社会治安,又分化了革命队伍,反过来,又将公口林立罪名强加到革命派头上。

  1912年1月,戴戡到昆明,与前云南知府、现云南军都督府外交司司长、贵州人周沆等人联合向蔡锷陈述贵州情况,“谓黔军不能治匪,人民推伊到滇请愿,要求滇军北伐队,经过贵州代为治匪,滇军初不承认”【注:钟昌祚:《滇黔道中手札》,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贵州人民出版社,1962年出版,第50页】。贵州政宪党与顽固绅阀相勾结,指诬哥老会为匪。既然是匪,那么就可以把一般土匪的烧杀淫掠行径栽到哥老会头上,让人莫辨真假。其实,贵州民间虽有土匪,但为数并不多,更不是执政的哥老会变成了土匪。如果贵州真是土匪为患,那么贵州军政府就不会放放心心派出援鄂军和援川军了。以宪政派为主的清末旧官僚企图颠覆辛亥革命政权,是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反动,被称之为反动派或反动势力是名副其实的。

戴戡

  戴戡在昆明仿效战国时代的申包胥哭秦庭,反复请求蔡锷派兵援黔。戴戡与唐继尧“结约五条,请滇军代黔组织军政府另举都督,擒杀张、黄两人”。“经唐(尔锟)、刘(显治)等宪党外面造谣,内事活动,又蒙混旅滇黔人,帮助要求滇军由兴义、安顺取道黔中,滇军始允。”【钟昌祚:《滇黔道中手札》,载《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52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