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北伐援黔(4)
辛亥革命网 2021-06-02 09:3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开林 查看:
云南一些曾在清朝担任军官,维持清朝社会秩序,常年防范哥老会,辛亥革命后进入云南都督府的那些官员,对于民间反清组织哥老会一贯是敌视的。而此时蔡锷等人尚未有出兵贵州的打算。他知道哥老会的人毕竟不是土匪,而是支援过辛亥革命的民众。云南军都督府成立后,云南取缔哥老会组织,杀了云南哥老会总头目何升高,而对广大会众予以解散即可。
云南军都督府的军政部总长李根源说:“宪政派失势,乞滇出师,熊范舆、刘显治、唐尔锟请求尤力,并声言愿带唐继尧或韩凤楼往,余颇持异议,谓滇、黔唇齿,当此国基未定,武汉战急,只能维持现状,出以调和矫正,不宜走入极端。”【李根源:《雪生年录》卷二,1929年编印,第46页。】贵阳来的人“声言愿带唐继尧或韩凤楼往”,说明这时唐继尧与贵州宪党已有事前的串通。唐继尧看到贵州境内兵力空虚,自己可以捞取很大的军政权利,他绝不放过这个天赐良机,并努力争取担任司令官,最后蔡锷半推半就地同意滇军入黔了。
云南、贵州两省军政府之间当时仍保持友好往来,1912年1月8日,蔡锷致贵州军政府、枢密院、立法院诸公电:“筱电敬悉。前闻黔省土匪横行,杨都督被劫,私念粤、蜀、滇、黔,于国防上有密切关系,故饬援蜀军及北伐队过黔境时,有土匪骚扰居民,即联络黔军协力扫荡,期复治安。初无有干涉之心,亦不识黔省党见未融,稍存偏助之意。兹悉杨、张两公出巡,诸事就绪,佩慰良深。”还表示希望贵州自治学社与贵州宪政会耆老会团结一致。看来蔡锷是主张扫荡民间抢人的土匪,而不是扫荡执政的自治学社,但蔡锷的电报却回避了政宪派求援派兵的问题,这也许是不了解情况,也许是故意回避。
1912年1月26日,贵州援川的一标军队进入四川,1月27日,滇军的北伐军在昆明誓师,蔡锷致贵州代都督赵德全电:“近闻黔中匪势甚炽,遵义、大定曾抢劫一空。滇军到贵阳时,若贵军约其暂住一二日,以资镇慑,滇军自当尽力;若恐人民惊疑,则滇军即行通过,决不逗留。万望宣示人民,共释疑虑。滇、黔、蜀三省北伐联军总司令请由尊处及四川推定,敝省无不赞成。”【注:周钟岳:《天南光电集·致贵阳电》,载《云南辛亥革命资料》,第90页。】1月28日,北伐军开始出发。
云南军民对于打击清王朝的壮举无不热烈拥护,北伐军出发时各界欢送,学界旗帜大书“不平胡虏,请勿生还”,洋溢着人民群众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的爱国热忱。而群众并不了解此次取道贵州出兵的内幕,谁也想不到北伐军出发之后,不去北方打击清政府,却去“代平黔乱”,代替宪政派旧官僚颠覆贵州辛亥革命政权,制造了震惊全国的血腥惨案。
云南辛亥革命后,唐继尧当上了云南军都督府参谋部的第二次长,韩建铎率援川军出发后,唐接任军政部次长,地位仍没有显著提高。唐的发家,是“假道北伐”靠武力颠覆贵州辛亥革命政权,才当上省级行政首脑的。
贵州自治学社原社长钟昌祚及刘荣勋、安健等人从上海绕道云南回黔,恰于这时达昆明,他们看到滇军为宪政党邀请入黔,感到凶多吉少,于是上书蔡锷,请求不要“助一二人之党争,将戕八百万人生命”。贵州的自治学社人士闻知滇军要入黔,也连电蔡锷请作罢论,蔡锷犹豫起来。
唐继尧怀着对哥老会起义群众的歧视入黔,他不像谢汝翼入川时对哥老会讲客气,也不像蔡锷在昆明对哥老会区别对待和对贵州态度摇摆不定,而是沿途寻觅洪门组织进行残杀。唐继尧途经沾益,打击了滚龙会张绍荣,审讯得知沾益滚龙会是昆明珠市桥许疯子(谭松柏)介绍发展的。于是2月3日打电报回昆请蔡锷“速饬吴局长严拿正法”【注:《北伐滇军来复电稿一·唐继尧致蔡锷电》,载《云南辛亥革命资料》,第239页】。
唐继尧率兵入黔,使贵州宪政会耆老会与顽固绅阀大喜过望,从而有恃无恐,立即配合唐继尧的进发,在贵阳搞了个“二二”政变。
黄泽霖
宪政会耆老会任可澄、刘显世、郭重光等人,以重金收买了巡防营的内奸、巨匪罗魁部将唐灿章发动事变,1912年2月2日突然派兵包围了自治学会社领导人、枢密院院长张百麟的住宅和自治学社领导人、巡防营总统黄泽霖的巡防营总统府。卫队管带彭尔坤中弹身死,衣物被抢劫一空,老母及家属伏地避弹,幸免于难。这时,南路军统领陈守廉率兵赶至,分路围攻乱兵,乱兵皆逃窜,百麟及其老母、妻室才幸免于难。宪政会耆老会开始夺取贵州军政府的一部分大权,这就是著名的“二二”血案。
四、蔡锷阻止不了执意入黔的唐继尧
蔡锷对于贵州这一变乱,感到问题严重,1912年2月7日电令唐继尧停止前进:“吾兵一到,冲突立生,即代为戡平,不过为一党人争势力,而劳师麋饷,于我军妨碍实多。……立行督率入川。”【注:《蔡锷致唐继尧电》,载《云南辛亥革命资料》,第103页】。并同时电告军中的周沆、戴戡。当时唐继尧已到达平彝(今富源县),屠杀了当地的所谓“土匪”龙长毛等千余人,2月8日回电:“尧因办平彝巨匪,在平驻军已三日矣。奉钧电遵即专人星夜赶庾军回平,同赴援川。”【注:《唐继尧复蔡锷电》,载《云南辛亥革命资料》,第242页。】
第二天唐继尧就变卦了,2月9日唐复蔡锷电:“昨因周、戴君未到,疑有特别原因,遵即佳复照办。顷周、戴到平彝言,十八日在省起程,并无别故特议”。唐表示“改道种种困难”。2月10日蔡锷致电唐继尧:“强欲入黔,必生冲突,以我兵力,无难荡平,然劳师麋饷,而究蒙阋墙之恶声,终非得计……希即迅饬前军一律改道入蜀。”2月10日当天唐继尧致电蔡锷,执意要去安顺:“碍难改道,刻已执意取道安顺,出重庆。”蔡锷2月12日又致唐继尧电:“北伐军由安顺出渝,恐缓不济急,此间佥议改道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