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孙中山北上的原因探析(4)

辛亥革命网 2011-05-19 00:00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作者:刘曼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24年孙中山北上,是粤皖奉反直三角联盟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的历史发展与延伸,是应皖奉军阀段祺瑞、张作霖的邀请,共商国是。这是显

  北京政变之初,冯玉祥虽然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但并没有立即废除他,也没有立即解散颜惠庆内阁,而是采取“政府暂维现状”的办法。并于10月26日通电拥戴段祺瑞为国民军大元帅。直到10月30日止,冯玉祥国民军并未有专电邀请孙中山北上。鉴此,孙中山认为这次政变“毫不能算是中央革命”,“毫没有中央革命的希望”59,但是,北京可以做革命的策源地,决定去北京筹划“中央革命”。

  11月上旬,冯玉祥国民军因环境所迫,采取了一系列的进步举动,如:成立具有国民党影响色彩的黄郛摄政内阁,驱逐溥仪出宫,迭电邀请孙中山北上,并派代表马伯援专程南下迎孙。据此,孙中山改变了对北京政变的看法,认为北京政变是“革命的事变”,“是中央革命的头一步”,决定去北京继续完成中央革命。11月12日孙中山指出:“这次推倒曹、吴的原动力,本来是革命党首先筹划的,其他各军队都是临时响应的。”“他们这次能够发动中央革命,便可证明革命在北京已经有了力量,这次虽然没有彻底成功,但可相信革命在北京有可以运动的余地,北京可以做革命的好地盘。”“大家聚精会神都把力量集中到北京,将来自然有机会把革命得到彻底的成功。这次北京的变动,不过是中央革命的头一步;头一步通了,再走第二步、第三步,中央革命一定是可以大告成功的。”“所以我这回为革命前途计,便不能不到北京去筹备。”6011月13日,孙中山怀着这种踌躇满志的心情离粤北上。

  综上所述,孙中山北上不是单纯被动地应邀北上,而是具有深刻的主观动因。孙中山北上时对革命方略的种种探讨,是与他本身革命实力的弱小分不开的。当时广州革命政府危机四伏,面临着最直接危险的敌人——英美列强及其走狗直系军阀、陈炯明叛军、广东商团的包围和颠覆。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曾对广东革命根据地一度失去信心,希望通过北伐另辟一新天地。1924年9月9日,孙中山在给蒋介石的信中指出:“广东一地,现陷于可致吾人于死之因有三”,即:“英国之压迫”;“东江敌人之反攻”;“客军贪横、造出种种罪孽”。“有此三死因,则此地不能一刻再居,所以宜速舍去一切,另谋生路。”而“现在之生路,即以北伐为最善。”6110月9日,在复蒋介石电中又指出:“我来韶之始,便有宁弃广州为破釜沉舟之北伐。”62但是北伐也因军队回师广州平息商团叛乱等各种原因而中辍。因此,孙中山北上也可以看作是他寻求出路的一种尝试。

  孙中山北上显示了在革命处于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孙中山对于革命盟友和革命力量的寻找上、革命策略的谋划上,无不体现多维多向的复杂性。这正反映了中国革命者在为革命胜利而进行艰苦探索和真挚追求中所面临的巨大困难,正反映了孙中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错综复杂性。

  注释:

  ① 《汪精卫手书与段奉之军事政治合作计划草案》,转引自罗家伦主编:《国父年谱》(增订本),台湾1969年版,第912页。

  ② 《孙总统宣述政见》,上海《民国日报》1923年2月25日。

  ③11 《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接受孙中山遗嘱宣言》,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④⑦ 《在上海招待新闻记者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331-333页、第341页。

  ⑤ 《孙文与日记者之谈话》,北京《晨报》1924年11月8日。

  ⑥ 《大元帅决定对付时局方针》,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11月8日。

  ⑧ 《在长崎对中国留日学生代表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367页。

  ⑨ 《在门司与来访者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432页。

  10 《孙先生训练党员》,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12月18日。

  12 《在黄埔军官学校的告别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265-266页。

  13 《在广州各界欢送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308页。

  14、20、21 《在上海招待新闻记者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332页、第341页、第337页。

  15 《中山先生之通电》,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12月3日。

  16、17、23 《在长崎对中国留日学生代表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367页、第368页、第371页。

  18、19 《在神户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379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