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凤翔将军职业革命生涯探析(4)
辛亥革命网 2011-12-30 00:00 来源:文史博览2011年第10期 作者:汤大莎 余小平 查看:
戴凤翔毅然辞去军务部长职务,交由程潜接任,而他自己则担任陆军小学校长,潜心办陆军小学,以提升湘军的整体素质为己任。陆军小学仿日本和西方军事学新概念,培养基层军官和年青士兵,为高等军事院校输送后备力量,戴凤翔竭尽全力办军校,时湘军后俊多出于此,如湖南陆军小学历届毕业生中就有唐生智、贺耀组、陶峙岳、曹伯闻等国民党的高级将领。1912年初夏,南京留守黄兴饬令南方各省停办陆军小学,将在校学生送入南京入伍生队。当时湖南陆小有在校学生一百六七十人,接到命令后,戴凤翔即率领学生乘“快利”轮船由长沙到达南京,陆军小学学员除个别因体检剔除外,大都编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至此,办了七年的湖南陆军小学宣告结束。次日,黄兴在留守府接见戴凤翔,这是两人第三次见面,前两次都因战火纷飞未及多言,此时局艰难之际,两人感慨万千,多次彻夜长谈,黄兴充分肯定戴凤翔的军事才能,鼓励其响应军政府号令,裁减湘军,并建议在职军官按照中山先生规划,走实业救国道路。
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受该校教练部主任、保定同学李济深邀请,戴凤翔赴广州参与黄埔军校建校工作。之后退出军界,赴日本考察军事教育,潜心军事学术研究,著有《兵要地理》、《骑兵要术》、《九一八以来之中日关系》等著作。期间曾多次上书国民政府,积极应对日本随时可能发动的侵略。日军侵华期间他峻拒伪职,重回陆军大学授课(1938年陆大迁长沙),鼓励学生殊死抵抗。抗战胜利后,任“辛亥革命湖南同志会”会长。
全国解放后,潜居老家的戴凤翔由时任湖南省长的老战友程潜接到长沙。经程潜专题报告,湖南省人民政府确认戴凤翔等9名国民党早期湘籍将领为爱国民主人士,并聘请为湖南省政协文史委员。1962年,戴凤翔将军在长沙病故,享年81岁。
[参考文献]
[1]中华文史资料文库【M】.第8卷.政治军事.20-8.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湖南文史【M】.第4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长沙:湖南文史杂志社,1991.
[3]1911-1912亲历中国革命【M】.第9章.埃德温.J.丁格尔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2011.
作者简介:汤大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湖南长沙,410005),余小平,长沙县北山镇文广站站长(湖南长沙,4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