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凤翔将军职业革命生涯探析(2)

辛亥革命网 2011-12-30 00:00 来源:文史博览2011年第10期 作者:汤大莎 余小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教育家戴凤翔将军是辛亥革命湘籍领袖集团中威名显赫的功臣,他身先士卒,智勇双全,戎马一生。本文对戴将军革命事

  戴凤翔参与的两次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们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其他武装起义一样,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清朝的腐败统治,清王朝不久便寿终正寝了。

  1911年2月,戴凤翔从保定军校毕业回苏州马队任营长。一日,一商人装扮的人送来一封赵声的亲笔信,请其立即前往广州一晤。来客告知,同盟会计划在近期发动一次最大规模起义,急缺军事指挥人才,希望他能亲自参与,戴凤翔随即以赴江西招募新兵为借口,随送信人赶赴广州。

  分别4年后,在南国异乡再次遇到革命领路人赵声,戴凤翔心中十分激动。由于时间紧迫,赵声当日即安排戴凤翔赴同盟会在惠州一处秘密基地,负责敢死队的军事训练。一周后,赵声和一位身材敦实的客人来秘密基地了解训练情况,客人听完戴凤翔的工作汇报,对戴满口长沙乡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知来客竟然是与孙中山齐名的黄兴,对这样一位仰慕已久的传奇英雄,戴心中十分崇敬。两人同为长沙东乡人,黄兴对这位先后就学于当时三所最著名军校的同乡也有相当好感,他说,革命党发动过这么多次武装起义,都没有取得成功,最关键一点就是缺少一支象北洋军一样训练有素的军队,他勉励戴尽快训练出一支高素质的军队,保证这次起义的成功。戴凤翔和黄兴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很短,但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多种原因,广州起义的时间被迫推后,赵声命令戴凤翔先回部队任职,避免暴露身份,待起义时间确定后再通知其回广州。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遭到清政府血腥镇压。不久又传来革命领路人赵声病故于香港的消息,他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三、光复长沙,血战汉阳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来,戴凤翔兴奋不已,革命党人多次起义都流产了,这胜利来得多么不容易。激动之余,他想起了赵声的教诲,“一地发难,各省响应”,思谋湖南若能起义响应,则湖北方面便可解除后顾之忧,对全国的影响亦将是极为重大,乃以奔母丧为名,星夜兼程回湘。

  当时,湖南革命形势甚好,同盟会员焦达峰、陈作新等在会党和新军中的活动卓有成效,并与湖北党人商议好一方发难,另一方响应,所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湖南后,焦、陈等革命同志即加紧了进行起义的工作准备。戴凤翔于10月16日抵达长沙,即见到四十九标任职的同学、同事,参加了在天心阁召开的秘密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四五十人,都是新军连排长。湘军的连排长大都是陆军小学毕业,也有少数出至江南将弁学堂,军事素养不等但革命激情很高。而营长都是日本士官毕业,他们此时仍然不想放弃既得利益,对革命还持观望态度,因而没有一人到会。会上发言的众说纷纭,有的说,黎元洪已通电各省响应,希望湖南尽快举义旗。有的认为应早动手,这是千载一时的机会。也有人认为武昌独立已一星期,还未见其他的省份响应,冯国璋正在攻打武昌,形势尚未明朗,主张再等等,待有一两省响应,再行继起,以图万全。此时,戴凤翔立身而起,慷慨陈词:湖南应首先响应、尽早独立,黎元洪担心湖南袭其后方,顾虑必多,不能专心前方作战,若是湖南响应,革命声威益壮,不要十天,一定会有不少的省份继起响应,如此一来大事可成。由于戴凤翔系会场中唯一的营长,加之毕业于保定军校,在新军中威望很高,参会的主体成员,49标几名连长都是其同学和原部下,很快统一了意见。最后戴凤翔提议举手表态,反对者只有三四个人。他随即提议起事时四十九标派兵于城厢内外,十字路口,遇有巡防营队伍即不准其通过,反抗就开枪镇压,五十标围攻抚署,不准有伤百姓及抚署僚属的事情发生。这一提议又得到全体与会者的赞同。

  10月22日早晨八时左右,新军分别由北门和小吴门进城向抚署衙门发起进攻,进展极为顺利,巡抚余诚格在起义军进辕门时,急急忙忙在衙门后面围墙靠近四堆子处挖一个洞溜走了,其它文武官员也都学着抚台的样子开了小差。巡防营统领黄忠浩在起义新军冲进抚台衙门后故作镇静,在花厅里踞坐床上一动不动,起义战士向他走近,他的随丁进行保护,双方发生冲突,起义士兵驱逐了他的随丁,黄被一阵乱刀砍死。起义军占领抚署后,即将抚署改为“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次日又改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宣布湖南革命政权的建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