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诚三传平叙(下)(9)

辛亥革命网 2013-07-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余诚三传”,指的是关于辛亥革命先驱、同盟会湖北分会会长余诚(仲勉)的三种传记资料:余祖言的《志士余仲勉传》、张难先的《余诚传

  然则张难先的《余诚传》,虽然成篇晚,但如果读过《湖北革命知之录》的《自序》,你就不能不为其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方法所深深感服。因此,张的《余诚传》和《答客问》的可信度,同样不可谓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当两说并存,不可偏废。探微镜机,殷盼后贤!

  【注】:

  1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第一印,第2881页。 

     2 即余诚身着和服、拄杖携犬,摄于照相馆的那张照片。

  此照太有“名气”了!举凡书籍报刊、博物馆展览馆、宣传资料等介绍余诚时所附的照片,全都是这张。然而,它也太容易被人误解了!故愿藉此机会,唠叨数语。

  一、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被公开的”余诚的照片。

  说唯一“被公开的”,乃是因为,自从余诚的嗣孙品安兄告诉我余诚的两本相册并多张照片(其中包括孙中山先生、秋瑾女士、余诚以及诸多革命领袖的单人照或合影)被人在1951年拿走以后,五十多年来,我内心深处一直存着一线希望:这些无比珍贵的历史照片仍在人间,并且,当年拿走照片的先生(或其后人),会将它们全部捐献给政府的。

  二、此照不摄于日本。

  许多朋友看见照片上余诚的服饰打扮,都很自然地对我说:“在日本拍的吧!”这是误会。据佩鸿先生说(而佩鸿先生的根据则又是听祖言先生所说),这张照片拍摄于上海某照相馆,时间是日知会案发后余诚“易服走上海”、“遂复东渡”前,也即1907年春夏之间。

  三、据说,美国学者罗威廉(Willam T. Rowe)教授、《红雨:一个中国县(案:有中文译者在此以括号加“麻城”二字)七百年的暴力史》(Crimson  Rain: Seven Centuries of Violence in a Chinese County)一书的作者曾造访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罗一见到“麻城人!”、同盟会湖北分会会长余诚的这张照片,便提出要求,希望能得其复制件。经过研究,该馆答应了罗的要求,但同时提出条件:刊用时必须说明获得该照片的出处。由是我们可知,百多年前余诚这张产生于太平洋西海岸的照片(复制件),如今又到了遥远的太平洋东岸。

  3顾炎武:《日知录·初刻自序》。

  4余品安:《余祖言先生传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麻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麻城文史资料》(第三辑),1990年12月印刷,第68页。

  5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6月第一版、第一印,第二四八页。

  6李书城:《辛亥革命为什么在武昌首义》,《光明日报》1961年10月8日第二版。

  7蔡寄鸥:《鄂州血史》第二章,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7月第一版、第一印,第18页。

  8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  前编》第七章《武昌日知会之破案》,上海书店印行,第一四一页。

  9范鸿勋:《日知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二版,第82页。

  后记

  二〇一一年夏,闭关一月,挣趱成文,名以《余诚三传研究》,应“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落选。退而删润,易名《余诚三传评介》,投《麻城文史》,蒙鼓励,刊发“辛亥百年回眸”专栏。辛亥百一年纪念前夕,增删重缀,易以今名。冬,承武汉大学博士生彭琼同学拨冗披阅,惠教良多,乃参酌削改至于再三,犹未敢搁笔。会闻《麻城文史》停刊久矣,东望故园,不胜怅怀……

先大父诞辰一百四十周年暨先父逝世一十四周年  

品绶 记於武昌 珞珈山南坡 黄月斋

  相关文章:

  余诚三传平叙(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