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吕逢樵光复处州府(连载12)(3)
辛亥革命网 2011-05-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文风 查看:
几个人一商量,决定叫逢樵去外边一趟,争取办回一批枪支。另外,去大通学堂看看,叫云驹、火龙、剑中他们回来,另派一批人去大通学习。
夜深人静时刻,嘉益把近日筹集的一批白洋送了过来。两人相视笑笑,嘉益悄悄儿问:“不知能买几支枪呢?”逢樵说:“能买几支算几支。另外,我想办法再去运动一些。”两人密议了一些事情之后,嘉益正想回家,忽然有人轻轻敲门。
两人听到敲门声,先是一惊,正想这么晚了,还有谁会来敲门。敲门声又响了,“笃笃笃”三下,一重两轻。两人一听这声响,知道是自己人敲门。嘉益走过去,贴着门缝儿问:“谁?”门外的人轻声回答:“是我,献廷。”嘉益一听连忙开门:“是徐琛老先生!这么晚了,还有什么急事儿?”
逢樵知道深夜来家,必有急事,忙叫徐先生在内间坐下,又泡了杯热茶让徐先生喝。徐琛也不客气,喝了口茶才说:“逢樵,听说你要外出?”逢樵点点头,“嗯”了一声。徐琛一听摇摇头说:“不行,不行,关键时刻你不能外出。”逢樵笑着问:“什么关键时刻?怎么不能外出呢?”徐琛转向嘉益:“你在这儿,我正要问你:你们已经找了店面,想开个盐铺,可是真的?”嘉益说:“真的。”徐琛说:“官盐店反对,盐兵要找你们麻烦,你们不考虑考虑?”逢樵说:“这个我们考虑过了,也商量了对策。”徐琛点了点头说:“那好,你们有准备,还要考虑全面些。老逢,这半日学堂也正开张,我兼了点儿课,只是做做门面,真正敲锣打鼓,还得靠你们来。以我看,要外出,不妨叫月屏去走动,一者送茶叶、药材出去,他懂行情门路;二者,盐铺开张,我估量还有事情会发生,逢樵你得亲自把握。如果还要个人去,不妨叫嘉益去,到外面长些见识,也让他亲临大通,看看大通的情况。”嘉益事先没想到这一着,如今听徐先生一分析,双手拍着大腿,高兴得跳了起来:“这办法好,还是让我出去一趟吧!”逢樵又考虑了一下,觉得家中的事,千头万绪也真多,就把头一点说:“好,这外出的事,就让你和月屏一起跑一趟吧!”
第二天,逢樵又和月屏、嘉益一起细细商量了一番。中饭后,逢樵正准备送月屏、嘉益两人动身,丁熔带了个后生来了。逢樵见这后生酷像丁熔,就问:“这是你的长子?”丁熔说:“正是犬子志亮,昨天从大通回来,还带来赵卓他们的一封信。”逢樵接过信,当场拆开,边看边点头,最后把信交给月屏,嘱咐他先到绍兴,跟赵卓等商议之后,再决定去杭州办事。他和月屏、嘉益两人告别后,就和丁熔父子回来。
逢樵拍拍志亮的肩,又抚抚志亮的头,十分喜爱这有志少年。他问:“你在大通少年班学习几个月啦?”志亮眨着亮闪闪的眼睛说:“四个月。”逢樵又问:“学习了不少东西吧!”“学体操、学唱歌,早几天还练习了瞄准、打枪。”逢樵一听说学了打枪,心中一阵惊喜,忙问:“你不怕吗?”志亮天真地说:“怕?我才不怕呢!瞄准好,我屏住气,手指那么轻轻一勾,‘格当’一声,子弹就打出去了。”
丁熔来壶镇的第三天,“合昌盐铺”正式开张了,就开在双眼井旁边。这儿是壶镇街面最热闹的地方,上连上街,下接下街,对面就是市场,过往的人最多,早上担水的人络绎不绝,晚上来市场看戏的人三五成群。“合昌盐铺”开张的日子,正是括苍塘边官盐店的盐卖缺的第二天。来买盐的人齐声欢呼,说“合昌盐铺”的盐,价格比官盐便宜,卖盐的俩小老板,态度又好,再也不用看官盐店那盐兵的冷面孔了。原来“合昌盐铺”的小老板夫妻俩,是经逢樵向周华昌要求,由周华昌派回缙云的生意手。男人叫吕来昌,女人叫朱紫菊,祖上本是壶镇,算起来还是逢樵、庚忻的老亲戚。前年,逢樵在上海跟丁熔、张恭等一起加入光复会的时候,曾在上海跟来昌见过一面。这次来壶镇,安排他夫妻开盐铺,正是把他们放在刀尖上使用。他们的另一个任务,是配合丁熔、逢樵,把原来龙华会的会员,尽量转为光复会会员。
开张头一天,“合昌盐铺”的生意十分兴隆,加上逢樵也在小店内外张罗,人们知道这店是逢樵他们合办的,所以老远的后塘那边的人,也都赶来买盐。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双眼井开了家盐铺,生意红火”的消息,很快传到括苍塘边的官盐店。官盐店还是那老伙计守着,他一听人说,正街上也开了盐铺,好像晴天遭了霹雳,他叫了位盐兵守着盐店,自己急急忙忙地上菱花家去找牛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