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言萃之四:经济与民生(4)
辛亥革命网 2017-04-13 08:58 来源:中山统战 作者:孙中山 查看:
富国之道,莫如扩张实行交通政策。
《在北京全国铁路协会欢迎会的演说》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20页
实业之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然负之而可举者,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
《在上海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1912年6月25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83页
5、引进外资
我国向多持保守主义,忽聆开放门户之说,必多反对。不知即以修造铁路一事而言,如不恃开放主义,则吾国人必无此财力,虽有政策,亦徒托之空言。甚愿全国一心,不倡反对,使外人信用投资,铁路易底于成,而各项政策,皆得因此而进行,中华民国富强,庶几可待。
《在南京国民党及各界欢迎会的演说》(1912年10月22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30—531页
我的建议是:美国的资本家们与中国人联合,共同开发中国的实业。美国人提供机器,负担外国专家们的开支;中国人提供原料和人力。合作的基础建立于平等互惠的原则上。
《中国人之直言》(1920年4月3日)
《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249页
经济上之发达,自然力、人力、资本三者皆有巨效。而今日谋中国之发达者,不患自然力之不充,人力之不足,所缺者资本而已……而此少许之资本,又甚易输入者也。
《中国存亡问题》(1917年5日)
《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52页
今日欲救外交上之困难,惟有欢迎外资,变向来闭关自守主义,而为门户开放主义。
《在北京迎宾馆答礼会的演说》(1912年9月5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49页
吾侪未尝因经济缺乏之故,自缩其志,其问题是求资本于本国人,而不求自外人。本国人之人姑愿循其旧习,完全拒绝外人,自闭门户,或杜绝外人资本及外国品物。吾侪革命中人,[后]见为国民所信任,及革命军起义后,局面亦变,故今日愿取外国资财,以开放中国原有之大财源。现在政府初成立,取财于外国,较易于本国,故吾侪乃乐设法以求外国之财。
《与香港〈士蔑西报〉记者的谈话》(1912年5月上旬)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62页
款既筹不出,又时等不及,我们就要用此开放主义。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
《在安徽都督府欢迎会的演说》(1912年10月23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33页
夫以中国之地位,中国之富源,处今日之时会,倘吾国人民能举国一致,欢迎外资,欢迎外才,以发展我之生产事业,则十年之内吾实业之发达必能并驾欧美矣。
《建国方略·孙文学说》(1917—1919年)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27页
国家欲兴大实业,而苦无资本,则不能不借外债。借外债以兴实业,实内外所同赞成的。
《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1912年4月1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21—322页
欲求速效,则惟有借用外国资本,聘请外国人才,故兄弟主张此铁路政策,采取开放门户主义。
《在南京国民党用各界欢迎会的演说》1912年10月22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30页
6、开放主义
开放主义——“兴国之要图”,“救亡之急务”。
《建国方略·孙文学说》(1917——1919年)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27—228页。
现世界各国通商,吾人正宜迎此潮流,行开放门户政策,以振兴工商业。
《在上海报界公会欢迎会的演说》1912年10月12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99页。
现今世界日趋于大同,断非闭关自守所能自立,但开放门户,仍须保持主权。
《在南京国民党及各界欢迎会的演说》,1912年10月22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30页
我若改变闭关主义而为开放主义,各国对于我国种种之希望,必不能再肆其无理之要求。
《在北京迎宾馆答礼会的演说》,1912年9月5日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