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贡桑诺尔布(4)
辛亥革命网 2011-03-06 00:00 来源:清史研究 作者:白拉都格其 查看:
据此可知,这一轮御前会议之所以未能作出退位决议,主要是由于贡桑诺尔布等与会蒙古王公的坚决反对。换言之,正是因为贡王、那王等蒙古王公的竭力阻挠(当然还有会外种种因素),清帝退位也即清朝正式灭亡的时间,被推迟了至少十多天。
显然由于蒙古王公的态度在政界舆论造成很大影响,导致南方革命领袖孙中山于1月28日亲自致电贡王、那王等蒙古王公。电文阐明五族共和之真谛,规劝“通告蒙古同胞,戮力一心,共图大计…“勿误会而债事:并请速举代表来宁,参议政要,不胜厚望。”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电文抬头,将“喀尔沁亲王”即贡桑诺尔布排在首位、且未列其本名,其次才是“喀尔喀扎萨克和硕亲王那(名彦图)、科尔沁辅国公博(迪苏)暨蒙古诸王公、各台吉钧鉴”。这是否意味着孙中山已获知在上述种种政治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贡桑诺尔布,而非清方、蒙方文献中以名位排列在前的那彦图?
1月26日,清室宗社党头目良弼被炸。同日,段祺瑞等40多名北洋将领通电要求“立定共和政权”。北京政局从此急转直下,蒙古王公们也不再(敢)坚持强硬态度。当此之际,约于1月底返回北京的阿穆尔灵圭亲王,重新占据了内蒙古王公“首席代表”的位置。2月1日,阿王偕同那彦图,以蒙古王公联合会内外蒙古“干事人员”的名义电复孙中山、伍廷芳,称“尊处如有应商事件,尽可直接通电,无须另举代表南行……”而这一时期蒙古王公们公开表达的“政见”,已主要是就清帝退位、优待满蒙王公等条件讨价还价,或通电拥戴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了。返回本旗图谋民族“独立”。
贡桑诺尔布是位以变革图强振兴民族为己任的蒙古王公。早在内地各省纷纷脱离清朝“独立”,特别是外蒙古也宣布“独立”之后,贡王也开始策划、谋求内蒙古“独立”。1911年12月初,即外蒙古“独立”的消息传来之后,贡桑诺尔布和宾图王棍楚克苏隆即曾“访问俄国代理公使,探问内蒙古独立时,可望得到俄国何等程度的事实援助”。碍于俄日之间早已划定各自在东北、蒙古的势力范围,俄使以“地理悬隔”为由予以婉拒。贡桑诺尔布转而向日本寻求资金援助。经著名侵华分子川岛浪速从中牵线,日本外务省批准,贡王于12月18日以本旗“领地之收入”为抵押,从日本正金银行获得2万银两贷款。据所见资料,贡王求贷目的,只称是“迫于某种急用”。
其后,在他积极参与的反对共和、阻挠清帝退位的活动中,也曾经公开表露“恐蹈库伦之续”、“则我蒙古最后之主张未便为诸君子宣布”等明显的图谋“独立”意向。
1912年1月下旬清朝灭亡已成定局之后,贡桑诺尔布再次与川岛浪速联系,谋求贷款援助和在日本支持下内蒙古“独立”。1月29日,贡王以卓索图盟五旗全部矿产作抵押,与川岛签订了借款20万日元的契约。同时还与川岛签订密约:以贡王为首联合内蒙古全体组成一“强固团体”,以图蒙古自卫和“大清皇位的存立”;由川岛担任总顾问并负责武器、经费等援助:与日本保持“特别良好的友谊”。经日本参谋本部和外务大臣批准,贡桑诺尔布于2月29日正式签约,从日本大仓洋行天津支店获得9万日元贷款。其中的8万日元,约定日后在铁岭车站以购买武器形式交付。
据日本方面的资料,当时与贡王“结盟”图谋内蒙古“独立”的还有巴林(郡)王扎噶尔、宾图王棍楚克苏隆和喀喇沁左旗贝勒熙凌阿等人,而且扎噶尔也以本旗矿产作抵押获得了2万日元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