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辛亥历史人物解读(1)(5)

辛亥革命网 2011-04-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马萌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00年多年前,在陕西蒲城县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学生运动——蒲城学案,史称“蒲案,可今天它却鲜为人知。同盟会在蒲城的迅猛发展和县教

  “蒲案”辛亥 举义“同盟” 

  井岳秀父亲去世后,家道逐渐中落。1902年兄弟分家后,井勿幕因债务无法应付,在井岳秀的帮助下,离陕赴渝,投靠父亲的朋友在重庆读书。次年冬与吴玉章同行赴日本留学。1905年7月24日,井勿幕在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同年冬,井勿幕奉孙中山之命并带上孙中山给井岳秀的亲笔信,回陕进行革命活动。在井岳秀的帮助下,井勿幕奔走西安和渭北各地,秘密活动,数月之间发展同盟会会员30余人,正是这期间,井岳秀参加了同盟会,走上反清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后同盟会的秘密文件经常存放在井家,井家在西安竹笆市开设的老商号公正和纸店,也成了同盟会的秘密机关和井勿幕在西安活动时的寄居之所,也是同盟会人员秘密聚会之地。

  1907年,同盟会会员常自新等组织蒲城县教育分会,井岳秀担任评议员,宣传民主思想,进行革命工作。

  次年9月发生“蒲案”时,同盟会的秘密文件正是藏在井岳秀家中,当时井不在家,井夫人随机应变情急之中将同盟会秘密文件埋藏于院中菊花丛中。官府搜查终无所得。晚上,他回到家里焚烧同盟会名册文件,保护了陕西革命党人的安全。

  1908年冬天,在井勿幕的亲自主持下,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1909年成立了陕西省咨议局,井岳秀被选为常驻议绅。为了筹措革命活动经费,兄弟俩商量,把家中多年珍藏的名人字画,挑选出两箱,交付张奚若带赴日本换购军火。为革命捐输,无所顾惜。

  辛亥武昌首义后,1911年10月22日的西安民党起义响应,井岳秀、李仲三和李襄初等参与发起,从此井岳秀掌握了兵权。他英勇善战、指挥有方,身受革命官兵拥戴。

  靖国蒙难救助虎城 

  1918年冬,井勿幕被害(时任陕西靖国军前敌总指挥)。在北洋军阀围剿下,靖国军逐渐兵败。

  1922年陕西靖国军三支队司令杨虎城兵败率残部退入陕北,井对杨有乡谊友情,深交至厚,钦佩杨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坚强意志,竭力维护杨的安全,顶着巨大压力,坚决抗拒北洋政府的通缉令,收留杨部,并上报省方说杨脱离军队,在榆林闲住。从此两人朝夕相处,亲如兄弟。杨在榆林期间,突患伤寒,发高烧,昏迷不醒,病情严重时,井岳秀每日必亲自探视,详阅中医处方,并派人细心护理,直至病愈,才放心。

  1925年为响应北伐,井岳秀在榆林组织陕北国民革命军,自任陕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杨虎城以陕北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的身份率两团兵力南下西安,其后才成就了一番历史功勋。

  1933年,井应杨和省主席邵力子的邀请到西安,杨在欢迎井的大会上说:

  “没有井师长的全力支援,就没有十七路军的今天。”

  阻独内蒙保护成陵  井岳秀镇守榆林23年,一直将维护蒙汉团结, 捍卫边疆统一当做其最重要的职责,而竭尽全力。

  1913年,适值外蒙受帝俄沙皇蛊惑而独立,并暗中鼓动内蒙古六盟脱离中央。(作者解读:关于外蒙古独立的话题说来话长。据香港凤凰网消息,近年来,在中国大陆网上热炒的《蒙古大呼拉儿讨论回归中国》的假新闻,同样传到了蒙古国,并广为人知。蒙古有些通晓汉语的大学生,常逛中文互联网,此则假新闻被翻译成蒙文后,又被转贴到蒙古互联网上,原始假新闻及中国网民在跟帖中对此热烈的美好想象,让看到它的蒙古人极为愤怒。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