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都督焦达峰
辛亥革命网 2011-06-17 00: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雪珥 查看:
焦达峰置身于会党与革命党之间,既为龙头大哥,又为同盟会负责联络会党的调查部长。武昌起义后,他策动新军在湖南起事并获成功,一夜之间由“穿靴子”的龙头大哥跃升为湖南都督,但带有浓厚江湖气的焦达峰却只做了10天都督即被兵变军人所杀,成为辛亥中的又一个冤魂。
“革命”真是好,“焦大哥”都当上了都督。这是辛亥年湖南黑道上的一件大事。“是时衡岳以南,伏莽遍地,各属哥弟会党,风起云涌,招摇乡市,皆曰:‘焦大哥作都督,今日吾洪家天下矣。’”(子虚子《湘事记》)
“焦大哥”名叫焦达峰,这年才25岁,却是湖南哥老会分支“洪福会”(又称“洪福齐天党”)的龙头大哥之一,是唯一“穿着靴子”上山的老大。弟兄们所说的“洪家”,除了“洪福会”之外,还包括哥老会另一分支“洪江会”(内部称为“六龙山”)。与致力于改朝换代、“洪福齐天”的“洪福会”相比,已经将孙文奉为“总龙头”的“洪江会”,似乎要更为先进些,入会誓词为:“誓遵中华民国宗旨,服从大哥命令,同心同德,灭满兴汉,如渝此盟,人神共殛”。
“穿靴子”的老大焦达峰,在这两处“洪家”都很趟得开,因为,他实际上是革命党“共进会”的成员,奉命发动黑道上的会党。从默默无闻的黑道小老大,一夜之间跃升执掌千万人生杀大权的湖南都督,焦达峰靠的就是背后一呼十万的“洪家”弟兄,以及那面灿烂的“革命”旗号。
日本靴子
焦达峰之所以“穿靴子”,因为他喝过洋墨水———尽管只是东洋墨水。他也有个日本名字“冈头樵”,与孙文的“中山樵”类似,都立志要在山头砍树伐木。
焦达峰的原名叫做焦大鹏,他为什么要把名字从天上“大鹏”改成地上“达峰”和“冈头樵”,史料没有记载。焦家在著名的鞭炮之乡湖南浏阳,其父焦舜卿算得上一方人物,曾担任过“乡团总”,家里还有田四五百亩,颇殷富。
焦达峰五岁入私塾,十三岁(1899)进入浏阳县立南台高粤小学堂读书。与大多数革命先烈一样,据说他也是“自幼聪慧”,而且小小年纪就立志造反救国。国民党党史权威冯自由在《中华民国开国革命史》中记叙,还是小学生的焦达峰在一篇题为《书〈礼运篇〉后》的作文里写道:“君主专制,暴政之原也,是当革也。”浏阳盛产革命者。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自立军的首领唐才常等,都是当地人,他们成了焦达峰的偶像,他立志“重整故国衣冠,还我山河”,被同学们戏称为“谭唐”。
16岁那年(1902),焦同学小学毕业,加入了“洪福会”。湖南的黑道会党虽然活跃,但混黑道的名声并不好。儿子加入了帮会,这令极为传统的父亲十分生气,以逐出门户相威胁,不料这叛逆儿子居然毫不畏缩,离家出走,到长沙去了。这种主要源自青春期的叛逆行为,被革命史家描绘为为了革命而不惜与家庭决裂。
1903年,17岁的少年焦达峰,进入长沙普通高等学校游学预备科,学习日文准备东渡扶桑。此时的长沙,风起云涌。一边是以“卧龙山”山主、有“托塔天王”之称的谭人凤为代表的会党人士,试图整合湖南的会党势力,“同心扑满,当面算清”(谭人凤对湖南黑道的整合时间,学界至今还有争议);另一边,是以黄兴为代表的华兴会积极策动反政府暴动。这两股力量,开始接触合作。离家出走的少年焦达峰,就在此时加入了华兴会,因为他精通黑道密语,就担任了华兴会与会党的联络工作。1911年他被杀之后,还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两本厚厚的黑道密语本。自此,哥老会的小弟焦达峰,又多了黄兴这样的革命党老大。
华兴会的暴动还没准备好就被清廷侦破,众人只好四散逃跑,年仅18岁的焦达峰同志,东渡日本。他的理想,自然是进入军校,但是,根据中日政府间的协议,非公派留学生不得学习军事,他只好改入“东亚铁道学校”,学习铁道管理与爆破技术。“铁道管理”是次要的,“爆破技术”则是很关键的。
次年(1905)8月,孙文的兴中会、黄兴的华兴会等联合组成同盟会,19岁的焦达峰出任同盟会“调查部长”,负责与会党的联络。同盟会在1906年策划了萍、浏、醴会党暴动,焦达峰受命回国,“重整会党,联络新军”,并担任浏阳会党“铁血军”总司令李金奇的联络参谋。这次暴动又是大败,李金奇在战斗中溺水身亡,焦参谋只好逃之夭夭,回到日本,化名为冈头樵,一方面避开清廷的跨国追捕,另一方面也便于换学校改学军事。
1907年,焦达峰21岁这年,终于以“冈头樵”的名字进入“东斌步兵学校”。这所军校,是家典型的“学店”,所招收的,全是因各种原因无法进入正规军校的中国留学生,因而“愤青”扎堆,课余讨论的全是造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