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锐:辛亥巨变中被革命的国舅
辛亥革命网 2011-07-08 00: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雪珥 查看:
1912年1月7日夜9点(辛亥年十一月十九),枪炮声响彻了伊犁城,革命了。
革命来得比“预产期”提前了3个小时。傍晚时,革命党在南门外的新军炮营开会,到会的有60多人。同志们嚷嚷着要组织“铁血团”,当夜12点暴动。商议了好一会儿,才发现,人群中居然还有两名满兵。一番折腾后,这两名满兵跳入水沟,居然成功逃脱了革命同志们的灭口追杀,将这一重要情报送给了伊犁将军志锐。
志锐得讯,赶紧应变,但为时已晚。激战后,将军府被暴动士兵攻占,志锐从后花园翻墙而出,逃进了东街的协统衙门,藏在大堂的东夹道内。
次日清晨,暴动士兵们搜出了这位将军,给他提供了一个活命兼翻本的大好机会:担任伊犁都督。志锐拒绝了。于是,同志们将这位58岁的“顽固反动派”拖到了钟楼前,就地枪决示众。
志锐,这位大清国的半个国舅爷—— 光绪皇帝的珍妃和瑾妃,都是他的堂妹———因此成为第一位死于辛亥巨变的皇亲国戚,同时也成为被革命专政机器处决的第四位封疆大吏。
因珍妃推荐获提拔
志锐出身于根正苗红的满洲老姓他他拉氏(他塔喇氏、他塔拉氏),世代簪缨之族。其祖父裕泰,官至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其父亲长敬,曾任四川绥定知府。志锐七岁时,正值太平天国爆发,长敬招募民团乡勇,志锐也“以其间习武事,驰马放枪”。
长敬病逝后,志锐投奔了担任广州将军的伯父长善。之前,其弟志钧已经过继给长善,兄弟两人便在广州安顿下来。
长善虽是将军,却是文人出身,喜好诗词书法,在将军府的花园“壶园”中开辟文社,名士云集,后来著名的梁鼎芬、文廷式等,都是常客。这些人与志锐兄弟年岁相仿,关系极为密切。后来,志锐的另一叔父长叙家的两个女儿,即日后的瑾妃、珍妃,也跟着伯父长善在广州生活,由文廷式给她们当家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