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赞助革命彭东原“宁可毁家”筹款(5)

辛亥革命网 2011-12-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30年出任胶济铁路委员、胶济铁路管理局长彭东原是个近代历史人物。彭东原的前大半生如同中国众多近代历史名人一样有着闪光的一面,尤其

  担任胶济铁路理事会、管理委员会的人,在抗日战争前都是民国时期的优秀人才,在当时必须要与日本人建立铁路业务关系的大背景下,被南京国民政府选调的“胶济铁路领导班子成员”个个都是才华洋溢、豪气冲天的一代俊杰,几乎都有在日本国学习的背景,而且都精通日语,学识渊博,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他们当中:有的是相关事业、专业的精英权威;有的是接收胶济铁路的当事人和见证者;还有的是曾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国府外交官和军事将领,其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领导决策能力者都富有经验。如胶济铁路理事会理事长王正廷(浙江奉化人),是民国时期外交高级官员,早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任黎元洪都督府外交司司长,1912年任唐绍仪内阁工商部次长兼代总长,1917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后又署理军政府外交总长,1922年3月任“鲁案”善后督办,12月11日被黎元洪任命为代理国务院总理兼外长,1928年6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长葛光廷(安徽人),早年在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先后任陕西督军公署参谋,热河兵备处总办,第四混成旅旅长,被北洋政府将军府授予陆军少将。胶济铁路委员、胶济铁路管理局长彭东原,黄埔水师学堂和日本海军学校毕业,历任光复军参谋长、吴淞要塞司令官,曾是黎元洪大总统府顾问和孙中山大元帅府少将参议。还担任过广东缉私统领和广东省沙田清理处长。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陆梦熊(江苏崇明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曾担任北洋政府交通部参事、京汉铁路局局长、北洋政府议员、北京邮电学校校长、“鲁案”委员会委员,负责接收德国归还的胶州湾及胶济铁路。陆还代理过交通部次长。陆曾是民国电报界的技术权威,为民国电报事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陆曾主管过胶济铁路和整个青岛市的电报技术业务。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崔士杰(山东临淄人),曾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山东省交涉公署任职,1919年以“督办”衔参加了接收青岛及胶济铁路的中日谈判。1923年出任上海华丰纱厂经理。还曾给冯玉祥当过日文翻译。任陇海铁路除州办事处处长、山东省府工商厅长等职。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陈延炆(广东人),也是日本留学生,最早在广州省第一中学任教,还曾与汪精卫、陈公博等当时广东教育界的名流一起担任广东省教育会评议员。民国12年广州大元帅府委派陈管理广东粤汉铁路,还负责接管过广东新宁铁路。民国18年任广东粤汉铁路管理局局长。

  上述这批胶济铁路管理者是新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首批胶济铁路管理者。他们从北洋政府管理下的“乱摊子”开始接手、开始收拾残局、开始整理旧局、开始发展新局。他们既需要承接德国、日本人曾在这条铁路线上形成的铁路技术、铁路材料和铁路管理,又要改变利益格局,开拓创新符合新的南京政府利益的胶济铁路管理机制。当时他们这批人肩负的国家重担和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批人在当时都非常能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胶济铁路管理秩序和运输秩序,建立了符合南京国民政府利益的新的胶济铁路管理机制,保证了胶济铁路的正常、安全运行。从1935年的有关统计资料看,经过南京国民政府接手管理的这条铁路线促进了当时山东半岛的社会、经济发展。

  他一生的后半阶段,在受日本帝国主义思想侵蚀最为严重的青岛当过高级铁路官员,因工作需要不可避免的要与日本人打交道,但他还是受到日本人的影响。尤其在抗日初期,他经不起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戴笠的阴谋威逼和日本特务机关的强迫利诱,充当了伪广东省政权的最高头目,伴演了汉奸、傀儡的角色,时隔不久却又被汪精卫派系所排挤。

  也许彭东原信奉佛教所带来的“悟性”发挥了作用,他没等汪伪政权夸台,提前两年就自动退出汪伪政权的“舞台”而消失于“政界”之外。后来他认真反醒思过,深刻忏悔。晚年他做了一名一心向佛的居士。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