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赞助革命彭东原“宁可毁家”筹款

辛亥革命网 2011-12-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30年出任胶济铁路委员、胶济铁路管理局长彭东原是个近代历史人物。彭东原的前大半生如同中国众多近代历史名人一样有着闪光的一面,尤其
 

  1930年出任胶济铁路委员、胶济铁路管理局长彭东原是个近代历史人物。彭东原是1879年生人,至1954年在香港病逝。彭东原的前大半生如同中国众多近代历史名人一样有着闪光的一面,尤其是彭东原参加了孙中山领导和发动的辛亥革命运动,曾为推翻满清政府、袁世凯的复辟政府,反对段祺瑞破坏约法保护共和政制等方面站在了孙中山的旗帜下,并用卖掉父亲房产的钱捐助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因此,彭东原在这场革命运动中的表现和贡献是值得肯定和称颂的。廖仲恺、伍延芳都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难能可贵”。

  彭东原是清光绪丁酉科秀才,广东黄埔水师学堂毕业,又留学日本海军士官学校;早年他先后加入同盟会、光复会,积极支持和赞助孙中山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他留日回国后,加入广东海军,历任见习参谋官、广东盐务署缉私统带,后升任统领;南北洋海军统一后他担任江阴炮台统领;他率部响应武昌起义的号召在江阴炮台发动兵变后参加了上海起义,参与组建吴淞军政分府并担任光复军参谋长、吴淞要塞司令、长江水师参谋长等要职;他曾在廖仲恺的动员下参加南下护法,此时他是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他随着中华民国海军舰队反复多变的叛逆投奔势力军阀而被迫离开海军。

  1912年3月海军司令部重新委任彭东原为吴淞要塞司令,直属海军总司令领导。此期间彭东原委托他的大哥彭振国在广东吴川“招兵买马”扩充吴淞要塞的实力并配置了巡逻舰艇,拥有一支巡逻舰队。同此期间,廖仲恺找到彭东原叙说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面临财政困境的情况并提出能否想办法帮助筹借十万大洋,当时彭二话没说立刻答应帮忙,使廖仲恺甚为感激。不久彭委托他大哥将父亲彭玉在广州长堤路住宅(时为先施公司)以十万大洋卖给富商马振彪并将这十万元大洋通过他大哥直接交到廖仲恺手中用于支持孙中山的临时政府之用。后来又卖掉广州同福路、香港苏州街的房产用于扩充军事实力。为了革命事业,父亲彭玉留给他的家业几乎让他卖尽,只剩下香港居住的房屋。当时这种“宁可毁家舒难也义不容辞”的义举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彭的义举受到孙中山的赞扬,并将其儿子孙科介绍给彭东原,两人日后来往不断,关系密切。彭东原的义举也受到伍廷芳的称赞,伍廷芳早年就认识彭东原的父亲彭玉,彭东原称伍廷芳为先生,是尊敬的老师。伍廷芳是何许人也,他是早于孙中山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志士之一,是近代著名的外交家,从1882年起历任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幕府十余年,多次参与清政府外交谈判,历任驻美国、秘鲁、墨西哥、古巴等国公使,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司法总长。

  1923年南下后,他担任在广州农林试验场设立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少将参议。是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彭仍在府属部门任要职。同年7月1日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通称为广东革命政府)。1927年1月,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通称武汉政府),同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合流。1928年8月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同年10月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原交通部管理经营的铁路事业划归铁道部管理。孙中山的儿子孙科首任铁道部部长之后,1930年彭东原被国民政府调任为铁道部顾问、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委员、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直到1935年10月,继而又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北宁铁路(过去称京奉铁路)专员、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顾问等职等职务。后来彭东原回到广州, 担任广东省政府参议。(1930年孙科(右七)等国民政府铁道部官员视察胶济铁路时与胶济铁路委员们(右六是彭东原)的合影)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