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室“替罪羊”盛宣怀
辛亥革命网 2012-03-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盛宣怀1884年署天津海关道,不久升任招商局督办,1886年被简授登莱青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当时青岛地区即属为登州,曾在青岛口设东海关分关。盛宣怀曾考察过青岛口,见到其地理位置,就主张在青岛设防,认为胶澳“为水军第一要口也,”1891年6月14日光绪皇帝批准胶州湾设防后,登州镇总兵衙门移驻青岛口,总兵章高元成了首任当权者,为在胶州湾设防而兴建炮台,盛宣怀还负担筹资。可说他为青岛的早期开发也曾做出过贡献的。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一生抱定“办大事”、“做高官”的志向,在晚清洋务运动中,矻矻开拓,成为著名买办、洋务企业家,中国第一代官僚资产阶级的领头人。慈禧称其为朝廷“不可缺少之人”。他在居官时,经办清廷“富强要政”的大业中,致力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兴建现代工业,发展经济,先后创办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即轮船招商局;第一家电讯企业,即天津电报局,开闯了中国电信事业;第一个近代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即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第一条南北干线铁路,即芦汉铁路;第一所工科大学,即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的前身),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第一个正规的师范学堂,即南洋公学师范班等等。武昌起义的前夕,由于他主张“铁路国有”,而引起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先导。因此,他却被清廷当作了“替罪羔羊”。为平息民怨,朝廷于1911年10月26日宣布将盛“革职,永不叙用。”还有人主张将他“正刑”。他不得不仓皇逃命。于28日逃离北京,经天津去青岛。由美国公使派兵保护,受日本驻中国公使之命的日本顾问高木陆郎等随行。高木一直跟随左右,名为保护,实是监视和控制。于1899年兴建的亨利王子饭店,最初少有华人入住,盛宣怀这次就住在那里;并顾了外国保镖多人保护。11月3日接孙宝琦函促盛云:“青岛纯乎外国风土,公暂住避风极佳。尊眷亦接来为是,可速接来为要。尊体多病,寒燠节宜正赖人料理也。在沪亦多风声鹤唳也。”继购买了住宅暂住。11月17日自青岛致日本驻中国公使伊集院函云:“鄙人此次就道,谣诼其多。承派卫队远送天津,私衷感泐,莫名可言。此间海气煦和,颇似须磨光景。暂时卜宅侨居,避嚣养疾,尚属相宜。”又云:“以鄙人之事,承阁下面询庆王,……此后如有关涉鄙人之事,尚祈留意维持,尤深幸祷。”12月14日,由青岛抵大连。12月26日,日商小田切致三岛函云:“盛的病情,较之青岛出发时,并无好转,到大连后,亦每天就诊。青岛德医及本地日医,皆劝其尽快去温暖地方避寒,盛自己也有意去日本。”12月31日由大连去日本。除日人高木陆郎等人随行外,儿子恩颐、重颐侍从。从青岛到大连、去日本旅途中,日本侵略者利用盛宣怀须要保护生命财产的心情,乘机与盛谈判中日合办冶萍公司问题。去日本后,就居神户之盐屋山。盛逃亡日本,便于蓄谋已久图占汉冶萍公司的日人的控制和利用。如同元善所刻画的“一只手捞十六只夜明珠”,只剩下汉冶苹公司这一件“国宝”也在危机临头!于1913年2月18日,致吴蔚若(郁生字)函云:“归国后,故园独处,书画自娱,如梦初醒,不欲知秦汉以后事。”自言不问政事。因宋教仁案,而起“二次革命”,盛迫切希望革命军速败,袁世凯速胜。6月自己再次避居青岛,对其资产以期“保全万一”。
盛宣怀(1844.11.4—1916.4.27),江苏常州(亦称武进)龙溪人。字杏荪,号有愚斋、次沂、补楼等称。别号愚斋,晚号止叟,还有思惠斋、东海、孤山居士、须磨布衲、紫杏等号。祖父盛隆,举人出身,当过浙江海宁州知州。父亲盛康,进士出身,以布政使衔任湖北盐法武昌道,属于经世派,辑有《皇朝经世文续编》。兄弟6人,盛宣怀居长。咸丰十年(1860年)二月避兵湖北,同治六年(1867)回籍应童试,补县学生,后屡次不中,纳资为主事。太平军将至常州,盛宣怀随父母逃往江阴长泾镇,再逃至盐城。时盛康正权湖北粮道,派人接到湖北。同治元年(1862年),盛宣怀与董氏结婚。盛康任湖北盐法道,四川与淮北互争引地,长期相持不下,盛宣怀建议川、淮并行,难题得以解决。盛康益勉以有用之学。当时先后担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严树森都是经世派著名人物,军务、吏治严明整饬,冠行于各行省,盛宣怀耳濡目染,事事研求,也慨然以匡时济世自期,“生平事功基于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