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汪兆镛与《澳门杂诗》(7)

辛亥革命网 2012-03-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汪兆镛是清末民初广东地区的著名学者,致力于经、古文、诗词和乡邦文献,著述等身,于史学、文学、金石、谱牒编修甚至绘画研究方面,都

  《咏新荷兰园》云:“新辟荷兰园,范铜像嶙峋。其下沙草平,众绿生远春。龙首引灵液,涓涓清以醇。汲饮万松底,燥吻滋芳津。”自注:“新荷兰园以空旷胜,树列齐整,修剪以时。园后万淞岭、大龙、二龙诸泉,俱出岭麓,以供众汲。园中设铜像一具,相传为西洋人哇士咕咖吗,明初到印度洋始探悉中国航路者也。”

  汪兆镛的诗词特点记实:如他的代表作《咏东西望洋》:“东西两望洋,猶然耸双秀。城势缭而曲,因山启户牌。南北成二湾,波平镜光逗。登高一舒啸,空翠扑禁袖。尤喜照海灯,转射夜如昼。”他在诗中达到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诗人把读者带到空中,乌瞰伶仃洋,看到了耸立在南海上的一双秀峰——东西望洋山,通过“推、拉、摇、移”之后,把摄影机停留在南湾和北湾,让读者安静地坐在海边欣赏“波平镜光逗”的濠海风光,达到天人合一、天马行空的自由境界。“尤喜照海灯,转射夜如画”是全诗的精华,松山的灯塔不但照亮黑夜的伶仃洋及船和水手,还给孤独的避难者心中带来希望和光明。

  汪兆镛《咏青洲》云:“青洲旧隔水,倏忽海岸连。松衫绿如雾,盪漾晴霞妍。蕃寺有典废,可考天启前。新制士敏土,机厂崇且坚。只惜佳蟹艳,持螫空流涎。”自注:“按青洲山下,海水淤浅,今已来连亙陆地直达莲峰寺,山下旧产黄油蟹,极肥美,近年设士敏土厂,掷灰海中。佳种顿绝。”汪兆镛还有这样的句子:“北自前山来,沙堤平而直,路南一山耸,俨如莲花植。”这是1923年澳门政府在莲峰山东西两面进行填海之前的景况。

  李鹏翥《澳门古今》云:“风信堂在澳门的西南隅,是昔日葡萄牙人聚居的地方。过去的葡人来澳,多是以航海贩远货物为生。他们载来胡椒、檀香、烟土,载去茶叶、丝发、瓷器,往来贸易,赚取利润。由于海上波涛,时生不测,因此他们对于潮汛平安,至为重视。其家人妇女往往在他们出海航行前后,到风信堂祈祷风信适时,默祝旅途顺利。汪兆镛《澳门杂诗.竹枝词》中《咏风信庙》云:‘蕃妇祈风信,亦如祀浮屠。鲸钟响鞺鞳,流声播海隅。神道以设教,华夷宁或殊。’”李鹏翥《澳门古今》云:“昔日正月初旬,教徒奉耶酥像出游,至风信堂外稍憩,然后投坛供奉,洋女教徒盛装跪伏地上,迎拜诵经,颇有一番风光。汪兆镛《澳门杂诗.竹枝词》中咏及此情此景,诗《风信堂前伏丽姝》云:‘献岁游人每塞途,烛银草锦拜耶酥。最佳风信堂前过,伏地喃喃有丽姝。’”

  圣味基坟场建于1854年清末民初。汪兆镛的《澳门杂诗.竹枝词》中,就有专咏塔石西洋坟场的,其词清晰生动地描述了“游客纷纷入园游览”的情景──“红毛白头西洋坟,衰杨萧瑟摇斜曛,从来墟墓足凄怆,何事游客常纷纷?”其词后注道:“西洋坟,冢石上皆该文字,或琢石为神像,或作十字架,形式不一,雕镂精洁,时有游人往观。”

  《咏约翰鲍连那主教葬礼》云:“威容最是法王尊,衢路人知驾驷辕。一旦迁神歌薤露,黑纱缟素集诸蕃。”自注:“澳中双马车,唯主教舆兵头得乘之。戊午正月,主教若安殁于西望洋洋山寺,诸僧环立念经,医士开剖脏腑,以药水醃洗之,用金漆木箱盛屍,舁之以行。送殯者华洋教徒盈万,皆以黑钞缠臂,手捧白烛,或持念珠花圈随之。寺楼击大撞,声不绝耳。教中行辈较长者,执绋高歌,音甚哀,响震山谷。掘冢二尺余。谓异时将函骨返西洋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