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汪兆镛与《澳门杂诗》(4)

辛亥革命网 2012-03-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汪兆镛是清末民初广东地区的著名学者,致力于经、古文、诗词和乡邦文献,著述等身,于史学、文学、金石、谱牒编修甚至绘画研究方面,都

  三、汪兆镛的诗词多为记实之作,当称史诗。汪兆镛一生经历过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政变、庚子事变、辛亥革命、护法运动、“五四”运动,以及抗日战争等几乎包括整个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激烈变化的时代风云冲击着汪兆镛,为他的一生涂上一层悲剧色彩。汪兆镛对功名曾有强烈的渴望,只是在应礼部试不售,才决心闭门撰述。壮志莫酬的悲哀和对国事的忧患长在他的思想深处积淀,发之于诗词,便酿成了《雨屋深灯词》沉郁苍凉的风格。

  汪兆镛较长时间在粤北乐昌任幕僚,眼见国事日非,心中无限感慨,乃作《忆旧游,登韶州九成台》,借怀念尧舜南巡登韶石山奏《韶》乐之事,尽表家国之感与身世之悲:“问法山曲南熏,遗响谁传?”他感到如今再没有人能像尧舜那样的明君,可以解除人民的痛苦了。另外,《一萼红》之“哀赋黄旗,蕪吟碧树,尘外幽梦谁寻?忍还念,山川故国,向灤水,遗事话遼金。只剩悲歌酒阑,卧雨灯深。”《水龙吟》之“如此江山,可堪回首,乱烟无际。”同样深沉悲愤,极具悲慨之美。汪兆镛的对国事忧患之情有别于以往部分文人伤春悲秋的无病呻吟。作者将自己的心灵世界中的真实面貌客观展示的外化过程。如在兵荒马乱之时,得以兄弟重聚,汪兆镛写下了《丁已九月莘伯兄同寓蕉园》:“转徒复相值,杂离何太频。对床非昔日,听剑竟何人。兄弟犹余几,诗书自有真。漫为桑下感,且试饔头春。”在逃避战乱中,汪兆镛感怀身世飘泊的感慨,写下了《癸丑七月十六夕大风》:“万马声何急,惊心夜未休。涛喧疑裂石,风狞欲掀楼。燕雀争应息,鱼龙梦亦愁。漂摇身世感,天地一虚舟。”还有《清诗汇》(即徐世昌著《晚晴簃诗汇》)选录汪兆镛一首《泐溪岩》诗云:“秋士无好怀,新爽却喜秋。墙头数点山,寒碧与目谋。蝉声引苔屩,鸟路穿林陬。岩腹呀然入,绕户众绿稠。石骨鬼斧削,竹根禅床幽。循磴蹋枯藓,开轩临清流。杂卉响笙筑,古藤蟠蛟虬。扑衣山翠湿,敛袂尘虑收。惟叹绍兴年,题壁穷雕锼。其时南渡初,戈鋋遍中州。萧然《人间世》,胡为《逍遥游》。曩贤岂无意,诗人工写忧。兴感在千载,寄怀聊一丘。青草藉可坐,素醪醉即休。径当结茅庵,佳处为我留。”

  王蓬常《国耻诗话》云:“番禺汪怕序孝廉兆镛,亦有诗哀聂忠节《哀聂忠节》云:‘矫诏籓房出,津沽万骑纷。勤王徒衮衮,破敌且云云。战垒秋芜没,袄祠夕照曛。如闻夷虏语,诧惜聂将军。莽莽东华路,天乎竟若何?人间遣玉椀,陌上泣铜驼。慷慨成仁急,艰难恋主多。那堪供麦饭,风雨渡滹沱。’第五句哀王懿荣也。”

  袁祖光《緑天香簃诗话》云:“汪怕序大令(兆镛)《检亡友陶二书札》云:‘山馆相从笔砚亲,廿年蓬转各征尘。文章迁变忧时局,风雨凄凉失故人。半世呕心空著述,千秋酬汝亦悲辛。辈流顿尽无穷感,翦烛西窗黯怆神。’亦自悲凉,非泛作门面语。”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