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吾的曲折人生(6)
辛亥革命网 2012-02-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高冠吾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高级军职,离开了国民革命军队伍后,与画家钱病鹤在上海举办过书画展览。抗日战争爆
清帝退位后,为了防止袁世凯独裁专制并限制其权力,南京方面提出迁都之议,要求袁到南京宣誓就职。但袁世凯势力主要在北方,实不愿迁都南京,因此常以北京战略地位重要以及北方防御吃紧等借口迟迟不肯南下就职。《时报画报》1912年9月7日发表了漫画《力主迁都》,描画了孙中山先生一人奋力牵引整座北京城的情景。
《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后,出任中华民国铁路督办,开始了修建10万公里铁路的计划。1912年9月27日,《时报画报》发表了《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反映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的梦想,以及对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寄予的期望。
《一年来之回顾》
1912年辛亥周年纪念之际,《真相画报》发表了马星驰的系列漫画《一年来之回顾》,揭露了袁世凯当政后中国封建专制势力依然保持着统治地位,帝国主义列强继续妄图瓜分中国,而广大人民仍旧过着极端贫苦生活的真相。马星驰用今昔对比的方式描绘昔日政治上“推倒专制”,如今又“死灰复燃”;昔日官僚“匿迹销声”,如今又“争夸经验”;昔日帝国主义外交上“承认为交战国”,如今又“协议处分支那”;昔日国民“延颈企踵渴望共和”,如今则是“小民无米为炊”。
附三:闻宥(1901—1985)字在宥,号野鹤,上海松江人。1937年至1954年居成都,任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博物馆馆长、中文系主任;四川大学教授、博物馆馆长。在成都的学术生涯是闻宥事业的顶峰,《论民族语言系属》等众多论著为他赢得国际声誉。1957年后的二十年,闻宥在中国大陆无人提及,但马悦然等汉学家对他评价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