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吾的曲折人生
辛亥革命网 2012-02-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高冠吾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高级军职,离开了国民革命军队伍后,与画家钱病鹤在上海举办过书画展览。抗日战争爆发后,高冠吾投敌,与汪精卫集团合流,担任高级伪职;1945年春,与中共建立联系,弃暗投明。1948年,随军到济南,任山东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
高冠吾(1892~1953年),原名高愈,崇明人。1907年15岁到南京,入江苏陆军小学、陆军四中,前后五年,在此期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在徐树铮边防军任参谋,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吕子人部任参谋长,但为时甚短。大部分时间在上海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先在民权、民主两报社任记者等职务,1913年两种报纸停办后,到湖州旅沪公学任教,并在上海、劳动、南方、文治、群治、中国公学等校任教,讲授文字学的“小学”课程。
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设立大本营,亲任陆海军大元帅,高冠吾在1924年投奔南方,曾任大本营咨议、广州江防司令部参谋长兼代司令、广东全省航政局监督。1926年初,高冠吾到贵州,在王天培为贵州军务督办的督办公署任参谋长,他们是保定军官学校的先后同学。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王天培响应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高冠吾任副军长。第十军由湘西出洞庭,先后攻下安庆、徐州,占领鲁南。高冠吾曾任徐州警备司令。1927年7月,津浦线上战事逆转,孙传芳、张宗昌的联军反攻,致使临城、徐州相继失陷,王天培以疲惫之师,反攻失败,做了替罪羊,被逮捕下狱,秘密处死。因此,高与蒋介石发生矛盾,离开了国民革命军队伍,重新回到上海,以卖字鬻文为生。先后与旧十军政治部同仁在福煦路兴办创制中学,任校长,与友好在南市合办苏民制药厂,与画家钱病鹤在福州路合营大吉祥餐馆,开幕时两人还举行书画展览。还在边远地区担任过顾问、总参议等挂名职务,以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