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谈辛亥革命时在海军任职的父亲谢葆璋(3)

辛亥革命网 2012-02-2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冰心于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里。她父亲谢葆璋清末民初中国海军的一位重要人物。参加了甲午战争,

1908年,冰心(左)和大弟谢为涵(中)与父亲在烟台合影。

  在谢葆璋的出色领导下,烟台海军学堂发展迅速,短短几年便赶上并超过了一些老牌的海军学校,位居清末四大海校之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海军人才,还有不少学生后来成为政商各界的著名人物。

  在烟台,他们先是住在市内的海军采办厅,至今冰心还记得厅里的一幅长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工典八索九丘”,这副对联,是她开始识字的课文。

  冰心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 父亲向冰心讲述了在这僻静的烟台建海军学校,是为了建一支强大的海军,夺回威海、大连、青岛等失地;也讲述了中日甲午海战日本帝国主义欠下的血债。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父亲还谈了他到外国访问的体会:“我觉得到哪里我们都抬不起头来!你不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但是我们中国多么可怜啊,不振兴起来,就会被人家瓜分了去。可是我们现在难关多得很,上头腐败得……”冰心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有一年,父亲作为中国代表到英国去购买军舰,在举行交接仪式时,由于当时落后的中国连个国歌也没有,只能临时奏起一首《妈妈好糊涂》的民间小调代替国歌。父亲的爱国激情,多次把这个伤心的故事讲给女儿听,这事深深地刺痛了冰心幼小的心灵。在她年幼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燃起了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仇恨的火焰。她曾深有感触地说:“在这长长的谈话中,我记得最牢,印象最深的,就是‘烟台是我们的!’这一句。”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着,7岁就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着名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述》时,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掰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