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煦在地方志事业上的建树

辛亥革命网 2012-01-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冯煦虽为清季官吏,尚能跟上潮流,治学成果丰硕,尤以从事地方志事业颇有建树,于民国时与修多种方志。 ,冯煦在地方志事业上的建树,
 

  冯煦虽为清季官吏,尚能跟上潮流,治学成果丰硕,尤以从事地方志事业颇有建树,于民国时与修多种方志。

  冯煦(1844—1927),江苏金坛人,曾祖迁居江苏宝应,已居三代,亦寄籍宝应。字梦华,又作孟华,号蒿庵,又有蒿史、呺蒿叟等称,晚号蒿叟。辛亥后自号蒿隐公。室名蒙香室、养真室、蒙香馆。于清道光二十四年生,民国十六年卒于上海,年八十四岁。

  书香门第出身,十四岁丧父。咸丰六年(1856),居江苏宝应外家,从宝应学者成孺游,习词赋。早有江南才子之目,但累试不第。后于光绪三、四年间,居江宁,入金陵书局校书,结识学者众多,良师友,朝夕切磋学问,同顾云齐名。与缪荃孙交往尤深,曾时有书扎往还。冯煦函云:“洵当代之通识也,钦服无量。成芙卿先生所交,多方闻缀学之士,又教授数十年,门人弟子著彔者众,以煦所知:友若秀水高文学均儒、仪征陈孝廉辂(早死,著书未成。)刘明经毓崧(所著已送史馆。)高邮茆文学泮林(所著已送史馆。)同邑祁文学寅亮(通天算,亦早死。)并精考证之学。同邑乔文学载繇(有诗词集。)载繇子守敬,(通小学,兼工诗词四六文。)并精词章之学。弚子若孔广牧(所著已咨送史馆。)潘咏(通天算舆地及掌故,兼能诗。)张荔生(治毛郑诗。)姚江(为心性之学。)亦能得先生之一体。而并不得中寿,成书未见,倘赐之笔削,附载传中,使布衣穷巷汲汲没世之士,名字不至翳如,则为惠无已也。又孔太仆继荣、吴侍读昆田(所著并已咨送史馆。)皆潘四农氏高弟弟子,何不即附潘氏传中?并候大裁。一得之愚,惟执事教之。”另函略云:“附上《明陵碑》一通,《徐二遗民集》一部,乞鉴之。闻近刻词甚夥,能广所未备,其为荷愈无已也。煦到凤岁余,于地方无毫发补,违材易务,弥用疚心。”说明冯氏在居官时,仍不忘治学,并重同学者结交。冯煦于三十三岁方中副榜,赴四川主讲于夔州文山书院。为四川学政张之洞所推崇。光绪八年,以副贡生举于乡。始于四十五岁,光绪十二年(1886)成一甲三名进士,即探花。唱舻时,慈禧太后称其为“老名士也”。殿试后,授翰林院编修。越二年,典试湖南乡试,称得士甚众。历任会典馆、国史馆纂修。曾“叠上疏代奏:请图自强敦大本行实政。德宗嘉纳。”

  光绪十六年,京东灾涝,参与赈灾。二十一年(1895),以京察一等,授安徽凤阳府知府。府属连年水涝,煦单騎按部,逐一履勘,以被灾只重轻,定给赈之多寡,人沾实惠,并屡平反疑狱。总督刘坤一以“心存利济,政切先劳”,疏保两摄凤颖六泗道。”二十七年(1901)“迁山西河东道。二十八年,迁四川按察使。调四川广安州,有聚众谋毁学堂者,获四人,拟照土匪例正法,煦白大府,请按而后诛,以去就争,至免冠抵几不得请不止。”足见其从政清正。“旋署四川布政使,历五月,复回按察使职。三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三十二年,兼署提学使。”光绪三十三年(1907),安徽巡抚恩铭,被革命党人徐锡麟,在巡警学堂枪杀,后擢煦为安徽巡抚,煦时年已六十六岁。在任上,“治其狱,不株连一人,主散胁从,示宽大,人心始安。复疏言:今者党祸已亟,民生不聊,中外大臣,不思引咎自责,合力图强,乃粉饰因循,苟安旦夕,贻悮将来,大局阽危日甚一日。挽救之方,唯以核名实明赏罚为第一义。而其要则在民为邦本一言,有尊主庇民之臣,用之勿疑,有误国殃民之臣,刑之毋赦,政府能使天下自治,则天下莫能乱。政府能使天下举安,则天下莫能危,根本大计,实係于此。”可谓忠于清廷之言。但却“多忌嫉之。”清廷于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是为挽救其覆灭命运而进行的一场大骗局。冯煦不甘落后,曾于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上《安徽巡抚冯煦奏徒言化除满汉非探本之论当以核名实明赏罚为首折》曾言:“果政府之举措足以服天下之心,党人虽善煽惑,亦且无可藉口,天下无从乱之人,则党人势孤不足平矣。”又云“则革命邪说不禁而自绝矣。”尽管冯煦为清廷出过不少主意,然而,并未得到甚么好处,反被其顶头上司两江总督端方却以冯煦“有革命之嫌”,将他罢职。后即卜居江苏宝应,“以文史自娱,奖掖后学”。在端方死后,于宣统二年(1910),因江苏、安徽水灾严重,复起为查赈大臣,。冯煦年事已高,仍亲赴灾区,四处察勘,未到一年,曾五次出入灾区,赈济皖、豫东五十九州县,赈款发放达三百余万。民国后,以清室遗老居沪上,创立义赈协会,连年水旱,兼有兵灾,远而后推至京直鲁豫湘浙,无岁不灾,无灾不赈。直到与荒政相终始,众称善人。以救灾赈济为己任而著称于时,终前共募捐款近两千万元。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