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有民不知有身的王乐平(2)

辛亥革命网 2012-08-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王乐平于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与丁惟汾等组织山东各界联合会。山东临时议会成立后,任议员。王乐平曾在青岛创办胶

  王乐平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1919年夏,发动进步人士“以介绍新文化,提高人类知识为宗旨”,在自己家中创办齐鲁通讯社,“一方面做通讯事业传达到外面去,一方面代派各地出版物,为介绍新思想的先声。”时人评论说:“王乐平办齐鲁通讯社,在济南推销新思想的出版物,很有些力量。”1920年,通讯社改为齐鲁书社,以经营书刊为主。推销的书刊中,既有传播马列主义的,也有鼓吹无政府主义的。期间,王尽美、王翔千、王志坚等进步青年,是王乐平家的常客。他们纷纷来书社借阅进步书刊,交流体会,探讨真理。尤其和青年学生及知识分子的关系甚为密切,他尽可能给每一位求知者以指导和帮助。后来,王尽美、王志坚发起成立励新学会,会址即设在齐鲁书社。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陈独秀即函约王乐平在济南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王乐平遂把正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后成为中共一大代的王尽美、邓恩铭介绍给陈独秀。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王乐平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并加以掩护,一切秘密集会、通讯及通融经费等事宜,都以齐鲁书社为掩护进行。1921年冬,王尽美被省立一师以“危险分子”嫌疑开除学籍后,就住在齐鲁书社,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活动。王乐平对山东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马克思主义在济南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

     1922年1月,王乐平放弃北洋政府要他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派遣,毅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作为山东革命团体的6名代表之一,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去上海向孙中山汇报了苏联之行的观察所得,建议采用“俄国之组织方法”。孙中山深以为然,遂按既定计划着手改组国民党。

     1922年秋,王乐平发动山东女子师范学监秦凤仪,联络教职员工在济南从事妇女运动。翌年成立女权运动同盟会,“是为山东女权运动之发轫”。又于1924年举秦凤仪为校长,在济南南关三合街创办育才小学,该校为国共合作时国民党山东临时省党部之秘密机关,实际也成了山东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场所。1923年,王乐平为培养基层人才,陆续创办了胶澳、先志等公学;为求党务发展,组织“平民学会”,总会设在齐鲁书社,为党务活动中心。另在青州、烟台、曹州(今荷泽市)、青岛、武定(今惠民县)等地设立分会,吸收革命青年,奠定革命基础。创办《十日》旬刊,宣传三民主义,报道党务活动,在全国影响很大。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王乐平是孙中山指派的山东出席代表,并在一届一中全会上被委为山东临时委员会筹备员,返回山东建立国民党组织。是年4月,在济南成立国民党山东临时省党部,王乐平被推为执行委员。此后,根据“一大”宣言精神,王乐平与王尽美等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目标下,亲密合作,共同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各项工作,动员各界革命青年参加广州黄埔军校与农民运动讲习所,发动组织“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在《十月》旬刊上发表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猛烈抨击的文章,为国共两党互相团结,顺利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4年11月,为支持孙中山北上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王乐平赴北京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召开的会议,听取了李大钊、瞿秋白等的报告。会后与王尽美等四人去天津谒见孙中山,被委任为国民会议宣传员特派员。返鲁后,在山东各县、市组建了国民会议促成会。1925年1月,他作为山东代表之一,与王尽美、路有于等出席了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大会,并被推举为总会筹备委员会主席。同年2月20日,起草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及全国总会章程。3月1日,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

     王乐平在茫茫的革命征途上,始终严格遵循着孙中山先生的教导前进。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后,他失去导师,痛苦异常。王乐平是治丧委员会委员,在移柩安放社稷坛时,有十数万群众自发参加恭送,形成了一次反帝反军阀的群众大示威,他任指挥员。同年4月,王乐平返鲁后,在济南公园主持召开了几十人参加的山东各界追悼孙中山先生大会。不久,王乐平赴北京参加全国国民会议促成会第一次会议,并与刘清扬、顾孟余、苏兆征等7人被推举为常务委员。7月,国民党山东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召开,与共产党人共同成立了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王乐平当选为执行委员。此后,张宗昌督鲁压迫愈紧,齐鲁书社屡遭搜查,王乐平被迫出走北京。

     1926年1月,王乐平代表山东参加了国民党“二大”,并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三.一八”反帝爱国斗争中,王乐平是天安门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也是与段其瑞交涉的五代表之一,斗争遭到埋伏卫队的突然袭击而致伤亡200余人,五代表之一谭季箴当即身亡,王乐平肢骨受重伤。但敌人的凶残丝毫没有动摇王乐平的爱国宏愿,他一如既往,奋勇向前。北伐战争开始后,王乐平被派为军事特派员,潜入汉口秘密掌握邮电通讯。同年8月,军阀吴佩孚在汀泗桥、贺胜桥失败后,残部退守武昌,王乐平策反武昌守敌团长贺对廷起义,成功地瓦解了敌军,避免了收复武昌的战斗伤亡。11月,孙传芳败退南昌后,王乐平派人至南昌城外收抚降兵,悉编为革命军。不久,湖北政务委员会在武汉成立,王乐平为政务委员兼电政监察委员。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