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有民不知有身的王乐平

辛亥革命网 2012-08-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王乐平于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与丁惟汾等组织山东各界联合会。山东临时议会成立后,任议员。王乐平曾在青岛创办胶
 

  王乐平于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与丁惟汾等组织山东各界联合会。山东临时议会成立后,任议员。王乐平曾在青岛创办胶澳中学,培养革命骨干……在茫茫的革命征途上,始终严格遵循着孙中山先生的教导前进。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后,他失去导师,痛苦异常。王乐平是治丧委员会委员,在移柩安放社稷坛时,有十数万群众自发参加恭送,形成了一次反帝反军阀的群众大示威,他任指挥员。

  王乐平国民党改组派领导人之一,当年主张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暗杀后长女坚拒蒋介石奉赙。1919年在济南创办齐鲁通讯社,不久改为齐鲁书社,任社长,着重介绍推销《俄国革命史》《辩证法研究》《资本主义入门》《社会科学大纲》及《新青年》《每周评论》《创造》《莽原》《小说月报》等刊物。主编了《十月》旬刊,宣传三民主义,报道山东国民党的活动情况,并和王尽美交往甚密。1928年在上海树起改组国民党的旗帜。1929年11月19日,蒋介石密令上海国民党军政机关查禁改组派总部,派人嘱令杨虎于1930年2月18日将其刺杀。

(图为王乐平后人刚刚从青岛一中(即王乐平创办的胶澳中学)找到的王乐平单人照片)

  王乐平(1884—1930),名者塾,字乐平,以字行。1884年12月8日出生,五莲县(原诸城)许孟镇西楼子村人。幼年随父读书,1902年考中秀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夏,去济南考入山东高等学堂,1907年由同学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生涯。此后,因参与领导群众反对清政府以山东矿产为抵押向德国借款,被校方以“革命嫌疑”为由开除学籍。1908年底,返回老家及附近的诸城、昌邑等地任教。1909年夏重返济南,考入山东法政专门学堂继续求学,并开展革命活动。期间(宣统三年)在山东积极参加了辛亥革命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王乐平作为学校代表加入山东省各界联合会,积极参入组织了山东独立的革命活动,曾在登州(今蓬莱市)、黄县(今龙口市)、青州、诸城等地组织武装起义,并任革命军司令。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王乐平受山东革命党人委托,晋京谒见孙中山,后受孙派遣赴烟台军政府任秘书长。不久烟台军政府撤消,山东临时议会成立,他被选为省议员,任山东革命党人机关报《齐鲁日报》主编。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齐鲁日报》被迫停刊。1914年,山东都督靳云鹏大肆捕杀革命党人,王乐平流亡甘肃。1916年6月,袁世凯倒台毙命,王乐平返回山东并恢复省议员职务。1918年9月,当选为山东省第二界省议会议员兼秘书长。1922年10月,当选为国会参议员。1923年秋,与山东籍的参议员丁佛言等力持正义,拒绝曹锟贿选,愤然离京南下,寻求革命道路。

     王乐平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也是山东地区杰出的组织者之一。期间,他以省议会代表的身份,经常往来于上海、济南、北京之间奔走呼号,积极争取了国际同情与国内支持。1919年4月下旬,京、津、鲁、沪等地的革命氛围已是山雨欲来,“五四”运动的烈焰一触即发。此时,王乐平在山东开完国民大会,于4月底抵沪开展工作。5月4日,他在上海会同旅沪鲁籍商人,以山东同乡会的名义致电北京政府,“务恳大总统钧院电饬专使,据理力争”,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5月8日,王乐平又以山东省议会代表的名义,面见鲁籍淞沪护军使卢永祥,请其设法力争青岛主权;与鲁籍国会议员张瑞萱等人联合致电鲁籍湖北督军王占元和北洋军阀吴佩孚,敦请他们迅速致电政府严惩国贼。与此同时,王乐平还积极发动和组织旅沪山东同乡,广泛开展爱国运动。5月11日下午,山东旅沪同乡会在山东会馆召开“力争山东主权爱国大会”,王乐平任主席,千余人冒雨参加,“场内无余隙,后至者多立于窗板回廊之上”。会上作出抵制日货的决定,并设立旅沪山东同乡开展爱国运动的领导机关——山东协会。5月28日,王乐平等领导的山东协会致电京、津、沪学联,坚决支持拥护他们的总罢课,并由山东会馆“山东草帽千顶,以为分送各校学生之用”。6月5日下午,王乐平以山东省议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由国民党人召集的上海工商学报各界联合大会--卡尔登饭店茶话会。此次会议,进一步坚定了上海民众“三罢”(罢工、罢市、罢课)斗争的决心。6月15日,他亲率山东情愿代表团赴北京总统府情愿,并迫使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总理龚心湛等接见情愿代表团代表,为取得中国代表拒签和约的巨大胜利做出了贡献。是年12月,他在议会上以确凿证据提出动议,弹劾镇压民众爱国运动、侵吞军费300万元的山东督军张树元,并取得重大胜利,轰动了全国。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