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最小的女同盟会员郑毓秀(6)
辛亥革命网 2013-12-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1949年11月19日,郑毓秀赴上海国际大饭店参加立法院长孙科嫁女的婚宴,与友人周蜀云等久别重逢,次日即邀集他们在她的寓所“范园”吃饭。她亲自下厨,烹一大碗广东腊味饭飨客;同桌还有王宠惠夫人、王世杰夫妇与杨肇熉先生等,面对时局宾主都感慨不已。这是郑毓秀一生中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停留。随后,郑毓秀返回香港。
郑毓秀与魏道明留在香港观望政局半年,同时准备远渡重洋再次出国。
当时因公赴港的蔡孟坚(时任江西省政府建设厅长)在会晤魏道明和郑毓秀时,曾和心直口快的郑毓秀谈及今后的去向;她的回答是:“你是蒋总统的人,又有官位在身,你们当然去台湾,我们无官一身轻,在香港玩些时候,即去一个最安全最有发展的地方,如果我们有办法,你们发生困难时,也可设法来找我们呀。”(蔡孟坚《蔡孟坚写真集》)
出于对国民党腐败政府的失望,对台湾前途渺茫,促使郑毓秀为求安身立命,决心放弃立法委员名义,偕夫转赴素称“安乐世界”的南美巴西。
郑毓秀与魏道明在南美巴西约住了五六年,海外经营难有成就,他们深感南美非他们久居之地,决心转赴北美。初到洛杉矶时,几乎无人相识,郑毓秀再次大施其外交风采,分别拜访广东同乡,当人们知悉她过去参加总理革命的经历和魏道明的历史之后,这对夫妇旋即成为华侨中的知名人物。
但是,洛杉矶的热闹毕竟无法安抚他们思乡思女(小女儿留在台湾)的心情。1955年,郑魏终于决定回台湾探望女儿。暂居在台北新生南路戚友蔡玄甫夫妇家中,在台湾的门生故旧纷纷前往迎迓拜访,如周蜀云夫妇等,朋友欢聚,畅谈旅美生活与国事。一时门庭车马穿流,非常热闹。不久,魏郑夫妇移居北投,过起了闲适的平民生活。
移居北投不久,郑毓秀患风湿的左臂,举臂时会隐隐作痛,经台省医院X光专家吴静博士透视,原认为无碍,后发现系有癌症现象,魏道明闻之非常紧张。其时适逢蒋介石驻节高雄,魏道明只好亲自电呈请示,获准其夫妇出国。在洛杉矶医院检查后,确诊是癌症。随后,因癌毒有由手臂侵入心脏的危险,不得不切除她的左臂。此为郑毓秀一生重大打击。
在郑毓秀生病期间,魏道明竭尽所能地照顾她,关心体贴无微不至。郑毓秀失去一只手臂后,魏道明天天为郑毓秀梳头擦口红、涂寇丹。宋美龄曾赞美魏道明是中国最好的丈夫。
郑毓秀生前常说,魏道明“橡皮包铁球外柔内刚”。魏道明言郑毓秀“嘴硬心软”。就是这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却做了一生一世的恩爱夫妻。
1959年12月16日,郑毓秀癌症转移病逝于洛杉矶,亨年68岁。恶耗传至台湾,亲友故旧,曾在台北社会处大礼堂,举行追悼会,备极哀荣。
在郑毓秀逝世19年之后,魏道明于1978年经台湾三军总医院医生诊断为十二指肠出血,肾硬化、胰脏脓肿,终于不治,与世长辞,亨年78岁。死后,按照他的遗嘱,遗体运往美国,合葬于郑毓秀墓穴,以遂生前心愿。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齐鲁书香之家,社区公益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