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辛亥革命纪略(2)

辛亥革命网 2021-04-23 14:05 来源: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一辑 作者:宋甲其 查看:

辛亥革命时期,昌邑的民主革命先驱积极响应济南独立、烟台举义和淮泗讨虏军北伐等革命活动,不幸后遭“民元五·一八惨案”,同盟会员及倾向革命的群众28人遇难。

  创新学和办团练

  山东同盟会支部成立后,全省会员在各地创办学校作为宣传主义、联系同志的主要机关。昌邑自1907年起由李长庚、王廷俊、于恩波、张书绅、王凤庭等办起了学校数处,到1910年全县已兴办学校100余处。通过学校教育,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培养了民主革命骨干。辛亥革命爆发后,有的地方以学校为依托倡办团练,以响应起义。

  李长庚于1906年济南师范速成科毕业后,首先在本村办起了小学,又在西下湾和玉皇庙赞立小学两处,以期影响全县。

  1907年,同盟会员李长庚、王廷俊、于恩波、王紫阶、齐东野等在于家郜村借古庙创办“育秀公学”,旨在培育后起之秀。他们不但聘请同盟会员王少翰(诸城人,王乐平之兄)、丁欣甫(诸城人)、李福民、明余三等做教师,还亲自登台教学,教育学生爱国图新,勇于跟封建势力作斗争。不久选拔出一批优秀学员王德渊等加入同盟会,使学校变成了宣传革命的阵地。育秀公学不但是全县同盟会员的活动中心,也成了接待外地会员来我省活动的联络站。

  与此同时,同盟会员又开始在全县各地创办学校以与育秀相呼应。

  1908年王廷俊与其兄王班侯及同社刘素文、徐靖如、徐有武、王文曲等在王家楼创办两等小学,并设半日学校两所,招收村中失学者就读,促进了村民思想的开化。

  北孟塾师刘瀛海⑧与其同盟会员弟子朱文海,伙同弟子朱小山、翟文海、刘尊五及其子丕绪、丕纶、丕缓等在古寺内办起新学堂。他们经过两年的努力,次第建成高初等小学堂,学生173人,简易识字学塾学生85人,女子学校学生20多人。1910年刘瀛海被充为县视学兼劝学员长。翌年又扩建校舍,植桑数百,创立乙种实业学校,学生达40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昌南新兴学校70余处。

  同盟会员王凤庭于伍塔、王国恩于密埠、齐东野于龙池、史庭辉于巡堡也分别建起了学校。

  学校新兴,旧势力阻挠,经费难以筹措。王廷俊在办学中惨遭地痞劣绅的殴打。但他志不稍夺,为改良教育又进省单级养成所修业,民元被推为县劝学员长。北孟朱文海,破产兴学,“捐巨资,筑校舍数拾间”,1910年乡民举其为县参事委员。

  在办学中,同盟会员始终以传播进步思想文化为宗旨。李长庚到他赞立的各校时,总是“为学者讲治心、治身、治家、治国之学”。他为学校书写的楹联是:“读尽万卷书,无实用,不为识字;养成四方志,能自立,才是丈夫。”

  通过学校教育,很多青年树立起了爱国主义思想。1911年辛亥革命时,不少学校成了办团练的联络点。参事委员朱文海南北串连,在北孟学校附近悬起大旗,设坛习武办起团练。同盟会员王效文也在大营拉起了乡团。王廷俊在王家楼与李长庚、王凤庭、王国恩等督办起乡团后,亲自去丈岭、潍县各清兵防营探听消息,与北孟、大营各处乡团结合,密谋截北军东下之后路,复集巨款以备接济烟军西往。10月,驻丈岭车站的陆军哨官刘樊德,因密谋率队起义被标统张树元杀害,引起防营对县内团练的几加围剿。尽管环境险恶,同盟会员们仍然坚持不懈地开展斗争。黄县光复后,北去围剿的清兵路过王家楼村外时,充满激愤的育秀学生,站在围墙上脱帽光头向清兵示威。在同盟会员的带动下,全县的乡团活动一直坚持到南北议和才告终止。

  议事会和参事会

  1910年末,昌邑县在实行地方自治的影响下,成立县议事会和参事会。议参两会会员由各乡社人民推举产生,多系教育界声望较高的人。县设议事委员会和参事委员会,委员会的委员由会员中推荐,各委员会有会长、委员和文牍。议参两会成员多是同盟会员或受同盟会影响,富有救国救民抱负的教育界知名人士。

  (一)议事委员会

  会长 李长庚

  委员 王凤庭、朱文海、王兆坤(字厚庵,中伍塔村人)。

  文牍 王凤麟(字仙趾,后伍塔村人)。

  (二)参事委员会

  会长 刘选卿

  委员 王国恩、王班侯、史庭辉(字祥伍,南逢乡巡堡村人)。

  文牍 李丕振(字鹭翔,北孟村人)。

  书记 罗振庆(字清堂,原昌邑三泊人,今平度县胡铁家庄人)。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