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在宜昌(3)

辛亥革命网 2018-03-07 09:59 来源:湖北文史资料 作者:刘思华 查看:

1911年10月10日,湖北爆发了震动世界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古老的封建帝国终于崩溃了。革命的声势影响到全国各地,各地亦先后宣告光复共和,“而首先响应者,厥惟宜昌”。

  宜昌起义中的宜昌海关

  宜昌海关在宜昌起义中,和宜昌民军司令部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税务司英国人葛礼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宜昌起义胜利后,民军司令部需要大批粮饷,并通过华商商会派办事人刘某向葛礼交涉,想动用一些关税,先遭到葛礼的拒绝,后来葛礼作了让步,允许动用盐局的盐厘金。葛礼的这一举动,既赢得了宜昌革命当局的好感,也得到了他的上司的赞扬。11月12日,上海总税务司致电葛礼,认为:“你这一时期处于非常困难之中,仍然尽力应付,干得很好。”

  其实,无论是上海的安格联和宜昌的葛礼,都并不一定倾向革命。有关刺探端方生死消息的事例就能说明问题。10月中旬,清廷为“安抚”进而镇压武昌起义军,控制全国局势,在半个月里,先后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钦差大臣、内阁总理大臣。11月2日,在袁世凯的命令下,清军攻陷汉口。此后清军与起义军对峙十余天,这时袁世凯把眼光投向宜昌。10日,汉口海关税务司英人苏古敦致函上海安格联报告说:汉口“监督黄开文要我派一个外国人到宜昌去,如果可能还要到重庆去,任务是替袁世凯探明端方的情况,我同意这样办。因为用信函往来不妥当,我现在派钤子手魏士斐先到宜昌去见税务司葛礼。并批示他,必须经葛礼认为十分安全,他才可以再前进;如果葛礼认为可以去时,他也应当向葛礼递一个辞职书。这样海关就没有责任了。”从这封信函看,魏士斐肯定是到了宜昌。也可看出葛礼在处理这件事上是十分为难的。其实,海关持“中立”的态度,安格联也有他的解释。12月24日,他致函汉口海关税务司英人苏古敦说:“海关的地位很微妙。唯一妥当的办法,就是在代表全国的巩固政府成立以前,对双方维持严格的中立态度。我们只能管收税的事情”。事实上,当时长江上中下游的各处海关,都是参照他这个解释去灵活运作的。

  征讨荆州和招抚施鹤

  宜昌民军在唐牺支带领下,做了很多巩固起义成果的事,其中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征讨荆州。

  征讨荆州战役,开始于1911年11月4日,结束于12月16日,前后历时43天,是宜昌起义中唯一一次流血革命。11月初,民军司令部鉴于荆州一地,在清廷都统连魁和副都统恒龄、松鹤的统治下负隅顽抗,唐牺支在得到武昌鄂军都督批准后,开始征讨荆州。

  11月4日,民军司令部参谋官关克威率民军一营进抵当阳,当阳全县城“丁妇旄倪,欢呼雷动”,接着进至荆门。此后半个月里,管带邓金标率民军由当阳继续前进,占领河溶,以便夺取八岭山攻荆州;管带欧阳超率民军由宜昌乘木船下驶江口登陆,进占马山、万城等地;标统喻洪启率民军大部乘小火轮下抵沙市登陆,进占金龙寺一带,构成对荆州的东、北、西三面包围之势。11月19日后,民军与驻荆清军开展激战,民军伤亡约数十人,清军伤亡约五百人左右。以后,民军全面进攻,清军节节后退至荆州城外郊各据点,双方交火激烈。清副都统恒龄,“于军事学颇有研究,其部下之指挥官亦多数系学堂出身”,属下有“新军一标,枪弹充足”,并备有山炮和开花弹,对民军威胁很大。幸赖民军司令部参谋官张鹏飞在此时奔走于荆、汉之间,最终筹得土炮多门,经过11月25、26两日血战,清军终于不支,退入城内。至12月6日城外已无清军。民军已完成包围荆州的任务。此时,坐镇宜昌司令部的唐牺支也立即奔赴荆沙。组成民军征讨荆州指挥部,唐牺支任命喻洪启为总指挥,并对荆州清军再次劝令投降。

  其实对荆州清军的劝降活动,早在此前便已开始。11月上旬,宜昌民军司令部鉴于宜昌英国领事馆管辖沙市,便通过英国驻宜领事休特烈致函沙市海关税务司葛云森,嘱其促成双方和谈,遭副都统恒龄严辞拒绝。11月12日,大吉轮由宜驶沙,又带来休特烈致葛云森信件,要求葛云森务必要促成和谈,以保沙市外侨的生命安全。从12月开始,荆州清军就因战斗逐渐不利而产生动摇,都统和两个副都统之间,关于战与降的意见也很不一致。12 月10日,副都统恒龄在上级埋怨和下级不拥戴的情况下,拔枪自杀。12月13日,经荆州将军府、宜昌民军讨荆指挥部、沙市海关和荆州天主教等方面共同协商,于是日在荆州府南门外,前满洲武备学堂举行投降协议草签仪式。《荆州满洲将军向革命军投降条款》共有7条,规定:所有荆州清军都必须向民军投降,交出全部武器和弹药;凡交枪一支奖给银元10元;在籍清军皆增发军饷半年,以便其另行求职谋生;民军将保护全城满汉军民的生命和财产。在条款上签字的有:民军方面为司令部长唐牺支和总指挥喻洪启,将军府方面为协领长林、果仁阿、肇麒和松春,沙市海关外侨作证人方面有荆州天主教堂主教德麦斯、神甫马修德和沙市海关税务司葛云森。

  12月16日,唐牺支司令部长率攻荆全体民军整队入城。同日宜昌民军司令部迁至荆州,改称民军荆宜司令部。司令部设在荆州城内原道台衙门;粮台处粮台官李春澄驻沙市镇办公。以后数日,在沙市镇增设司令部军务科,由参谋官沈岳乔任科长;在荆州城内增设测量局,由管带欧阳超任局长。

  征讨荆州战役中的有功人员张鹏飞,是宜昌东湖人。武昌首义前在湖北新军第四十一标二营当兵,曾参加过文学社。武昌首义时,张奉命侦察荆州驻防情况,于10月14日在汉口搭轮西上,19日晨抵达宜昌。因张是本地人,对宜昌情况十分熟悉,是日上午,张便通过四十一标一营的熟识军人,到民军司令部报告武昌首义的情况。此后,张在协助川汉铁路遣散工人的事项中,代表民军和李稷勋多次交涉和商讨办法,使工人大部资遣回籍;只有青壮工人千余人不愿回家而参加民军,这些民军后来在征讨荆州战役中,都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在征讨荆州的同时,宜昌民军司令部还安排布置了施南府和鹤峰州的招抚事宜。10月19日后,司令部派张渭滨赴施南联络招抚,清军驻施陆军管带李汝魁立即于28日率军反正。11月3日,司令部联络员曾楚藩、徐战龙等人擅杀李汝奎,另立巡防营管带朱杨武为民军驻施鹤司令部司令长。朱杨武到任后,鱼肉乡里,盘剥人民,致使民众不堪其负担,怨声载道,终至纷纷上告至武昌军政府。嗣后,黎元洪遣特派员冯仁佺专程赴施,裁撤原施鹤司令部,改设标署,所有军人归并由荆宜司令部节制,其兵饷由宜昌担负两营,以缓解施鹤地方的经济压力。安抚就绪,黎元洪任命冯仁佺为施鹤安抚使。至此,荆、宜、施、鹤已完全宣告光复,时间是1912年2月26日。

  (刘思华整理)

  (原载2001年9月《湖北文史资料》总第68辑)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