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海门独立

辛亥革命网 2015-05-26 10:30 来源:海门日报 作者:俞茂林 查看:

1911年即清朝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后,革命烈火燃遍全国各地,僻处江海一角的海门,也为之震动。
  1911年即清朝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后,革命烈火燃遍全国各地,僻处江海一角的海门,也为之震动。

  是年九月二十日(1911年11月10日),海门宣布独立,从此推翻了长达300年之久的清王朝的黑暗统治。随即海门各区议员集会商议,推举龚世清为民政长。龚世清,又名龚绍康,海门人,系拨贡出身,在河南省做过知县,当选江苏省咨议局议员,因吸食鸦片而遭指责,被迫解职回乡,但在海门仍然是头号绅士,推举他担任民政长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中,充满着复辟与反复辟的极其激烈复杂的斗争。

  当宣布海门光复的第二天,海门长兴镇人,在上海当理发员的胡尚卿,伙同另一人突然回到海门闹事,企图浑水摸鱼。他们先在宋季港对守兵用假炸弹进行恫吓,缴到步枪两支;随即又用报纸塞进口袋中,声称炸弹,径入海门厅署衙门,扬言要找厅同知梁孝熊(又名梁伯通),剪去梁的发辫,还传言:“革命大军快要来了”,弄得海门厅治茅镇各店铺纷纷关门,人心惶惶。

  隔日,原任通海东路的两淮缉私营定字前旗步队管带徐同庆,接受中央队的收编,临时给予通海保卫军的番号,派遣分驻通海两县境内。徐同庆率队30余人到海门维持地方秩序。胡尚卿仍在海门胡闹,徐将其立即逮捕,并执行枪决,于是人心稍为安定。

  海门宣告独立之后,许多青年志士爱国心切,积极投入革命洪流之中,全县掀起了剪发运动。十月初九下午,海门官立高等小学全体师生200余人,在青年教师袁建候的率领下,鱼贯进入县议会大会堂,隆重举行光复仪式,并通知厅同知梁孝熊、县参议会主席沈幼瑜、海门甲级师范学校校长沈介人等参加。公推沈幼瑜为执行主席。会议结束,同学们一致要求梁孝熊带头剪了发辫,梁吓得缩成一团,后经沈幼瑜出面劝阻,才未把辫子剪掉。

  新政权刚刚建立,只能维持厅治茅家镇周围的社会秩序。十一月初,即发生了海门西部地区三和镇以地主杜家禄为首,纠集了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农民,号称“打洋务”的一次暴动。先是在十一月初三,暴动者打毁坝头镇(今德胜镇)的严秀卿家,未遭阻挡。乘势再打严文彬等五六家,事态不断扩大,至初九,又集中三四百人,到海门西乡三条桥(今海门镇双高村),打毁王凤仪家的房屋、杂物。继而到天补镇、三星镇一带,企图打毁董事赵师鼎家,赵事前得讯,作了防备,通知附近巡警保卫,及至暴动者接近,这伙人拒绝撤退劝告,手持刀棍一哄而上,巡警当即开枪抵御,结果击毙、击伤各1人,活捉两人。暴动者见武器不敌,即分散逃走。以上被打各家,都是带头办新学堂的。他们联名向南通总司令处报告,随即总司令处派中央队120名兵士,分赴三星、天补镇,与通海保卫军一起,防剿弹压;通州军政分府、民政分府发出制止暴乱的布告。杜家禄带头掀起暴动,目的在于利用农民对剪辫子和办洋学堂的不满情绪,乘势打击办学人士,进行报复,抗拒募捐办学。所谓“打洋务”,只是盅惑落后农民的口号。后来,杜家禄及其同党1人,在海门被判处死刑。“打洋务”的闹剧宣告结束,从而进一步稳定了新的政权。

  民国元年(1912)1月,建立了144年的直隶海门厅宣告废除,恢复建立海门县,改厅署衙门为行政公署。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