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在贵阳

辛亥革命网 2011-09-09 09:14 来源:贵州政协报 作者:沈启源 查看:

1911年(清宣统三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由于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遂将其称为辛亥革命。贵州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贵阳打响的。

  1911年(清宣统三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由于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遂将其称为辛亥革命。贵州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贵阳打响的。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笔者通过查阅《贵阳市社会志》、《贵阳市南明区志》、《安顺市西秀区志》、《贵阳历史研究》、《贵阳城市发展史》、《贵阳史话》、《贵阳百年图鉴》等书刊,查到了许多辛亥革命在贵阳的历史资料与图片,现整理出来让筑城人民从中了解百年前辛亥革命发生在这块土地的人和事。

  清末,同盟会出版的报纸《民报》,宣传联络会党进行反清斗争的主张,在贵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贵阳人张铭、平刚发起组织“科学会”,这是贵州出现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团体。该团体除在青年学生中鼓吹革命外,还注意与帮会组织及帮会分子的联络工作。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0月),贵州法政学堂的张百麟(字石麒),在他的号召和组织下30余名热血青年,在贵阳田家巷(今市府路小学附近)的静秋轩照相馆组织成立了“贵州自治学社”,宣布以“合群救亡”为宗旨。贵州自治学社是策划、促进贵州辛亥革命成功的领导者。该学社与贵阳及省内各地帮会有广泛的联系。他们团结、依靠帮会,建立省内各地的自治学社分社。在两年之中,自治学社迅速发展壮大,由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10余万人。学社的50多个分社中,至少有19个分社负责人是哥老会成员。由于自治学社在各地建立了分社,形成一股政治势力,在宣统元年(1909年)的贵州咨议局议员选举中,39个席位就有33个被自治学社获得。哥老会的支持,使自治学社在贵州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陆军小学堂(今区境瑞金南路贵州教育学院与省黔剧团所在地)学生席正铭、阎崇阶、刘莘园等发起成立“历史研究会”宣传革命。不久在贵阳王家巷朱勇烈公祠建立“皇汉公”山头。这一帮会公口建立后,新军中不断有人来归标(即在外地参加袍哥者归附),并与城内各帮会公口建立了联系。

  宣统元年(1909年),贵阳成立了“贵州宪政预备会”。 贵州宪政预备会以任可澄为首领,地方绅士为骨干,思想上倾向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希望改变现状,但不主张革命。

  于是在贵阳出现了贵州自治学社和贵州宪政预备会两大政治团体。贵州自治学社以张百麟为首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是其中的骨干,贵州自治学社的社员集体加入了同盟会,在“自治”的口号下宣传革命。贵州自治学社为发动革命,做了几年的准备工作,他们发动组织哥老会(公口)在新军、陆军小学和其他武装力量中发展社员,又派社员加强与省内外各地的联系,积极筹备枪支弹药。

  宣统三年(1911)年,反清统治的革命运动在全国多个省份蓬勃发展。自治学社由主张改良、渐进、转变为激进的革命立场时,曾开会研究组织武装力量问题。同年9月,张百麟主持成立总揽起义计划的10人军事委员会,最高机关干部会成立后,张百麟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爆发辛亥革命,成立湖北军政府,接着湖南、陕西、江西、山西和云南相继响应,宣布独立。受同盟会影响的贵州自治学社,加快了反正的部署,加强了与新军和陆军小学中帮会分子的联系,共谋举事。当时,陆军小学中的匡黄、匡林、江德润、白东山等帮会分子与自治学社有联系,由匡黄出面接头。新军营的帮会分子较多,“义”字旗占多数,知名的有金涓滨、庄鹏程、白渭山、邓占奎等,由金渭滨、庄鹏程、白渭山出面与自治学社接头。贵州起义原计划订于10月22日乘贵州巡抚沈瑜庆到南厂(今贵州省军区所在地)阅兵时举事,后因局事不稳,沈瑜庆停止阅兵,计划未能实现。后又改定在10月30日举事,也因缺乏弹药,起义时间又推迟。

  10月30日,云南起义胜利,消息传到贵阳,以自治学社为主的革命党人备受鼓舞。11月3日夜,自治学社在贵阳白沙井(今白沙巷)张百麟家开会,决定当夜发出动员令,4日晨起义。当晚,动员令传到次南门外陆军小学堂,学生们在冲入军械库夺取枪只后,公推学长邝质夫为临时领队。起义队伍出校门由新桥上游徒步涉过南明河,与陆军第一标会合。同时,自治学社派胡刚到南厂新军营通知起义决定,士兵们遵令集合,标统袁义保反对,自治学社社员杨树清向天鸣枪,袁义保吓得仓皇逃走。士兵们便公推教练官杨荩诚(同盟会员)、排长赵德全作指挥,队伍开拨到南岳山一带,布置作战。

  贵州巡抚沈瑜庆闻陆军小学起义的消息后,本想凭借巡抚衙门卫队顽抗,但卫队在管带彭尔坤领导下响应起义,衙门内大炮炮栓已全部拆去,士兵们人人臂缠起义白布标志。沈瑜庆见大势已去,被迫交出了巡抚印信。这样,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便宣告结束。

  11月4日拂晓,起义的新军士兵与陆军小学学生分别由大南门、次南门整队入城,维持秩序,宣告贵州贵阳光复,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贵阳的统治。这一天的贵阳城,满街都是“汉”字白旗迎风飘扬,人人臂缠袖标,入夜,家家门前悬灯一盏,庆祝光复胜利。

  在大汉贵州军政府初建时期,除了新军与陆军小学的学生参加维护贵阳的社会治安外,为了维护社会治安,还组织了贵州辛亥革命临时学生卫队。今区境内的达德学校也进行了安排,学生王若飞带头剪掉了头上的发辫,与20多位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小队,代表达德学校参加了临时学生保卫队,负责保卫,稽查贵阳大南门的城防任务。

  贵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在贵州贵阳的统治,起义成功的当天,张百麟、谭西庚召集省城各界代表开会,讨论成立军政府有关人选问题,会议决定由曾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的平刚负责草拟军政府大纲。11月5日,大汉贵州军政府正式成立。军政府由都督、行政总理、枢密院三部分组成,杨荩诚、赵德全、被推举为正副都督,自治学社张百麟任枢密院院长,宪政预备会的任可澄任副院长。行政总理周培艺(素园)担任。在清代18行省中,有13个省响应了武昌起义,全国各省起义行列中贵州排在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之后的第七位。贵阳成为全国第六个宣布独立的省会城市。

  百年前的贵阳辛亥革命中的人和事基本上都在今区境内,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值得我们回顾重温这段历史。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