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宜昌大事记(3)

辛亥革命网 2014-12-31 09:34 来源:三峡日报 作者:三峡日报 查看:

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到宜昌,人心浮动。驻宜新军三十二标和新军四十一标中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党人立即响应。13日,共进会党人胡云龙等约集新军各界同志商议起事。

  10月31日

  宜昌民军司令部探得端方率三十一标扼守夔关并派鲍兰舫率兵准备进攻宜昌的情报,唐牺支于是日派管带阮桂芬率兵一营赴巴东驻扎,以备战守。

  11月4日

  宜昌民军司令部派参谋关克威率兵一营前往当阳县招抚。当阳知县率众欢迎,易帜反正。次日集中全城官吏,关克威作演说。并在城内设巡警专区。

  △ 关克威对远安县进行招抚,远安县随之改印易帜。

  11月6日

  宜昌海关税务司致函总税务司称,同宜昌商务分会举行了好几次会议,讨论海关中立问题。

  11月10日

  经江汉关监督黄开文、江汉关税务司苏古敦派钤子手魏士斐到宜昌,如果可能还要到重庆,为替袁世凯探明端方的情况。

  11月16日

  宜昌民军司令部决定进攻荆州,该地驻旗兵二千余人,有将军和都统率领。日前,唐牺支屡次派人到荆州劝说驻守将军连魁等人“效顺来归”;又通过英国驻宜昌领事、税务司从中斡旋劝降。荆州方面置之不理,才决定攻之。进攻荆州的总指挥由标统喻洪启担任。兵分四路,一路由参谋关克威率领从当阳进攻荆门,隔断敌外援;一路由管带邓金标率领,从当阳河溶攻击前进;一路由管带欧阳超率领,从宜昌乘船在江口登陆;一路由喻洪启亲率,乘小轮在沙市附近登陆围攻。

  11月19日

  宜昌民军司令部的几路军队,向荆州外围阵地发动攻击。占领梅花桥、八岭山、万城堤后,25日向沙市进攻。

  11月27日

  宜昌民军攻占沙市。商埠城市沙市光复,清军向荆州退去。

  12月6日

  宜昌民军又攻占草市土门头,形成对荆州城守敌的包围之势。

  12月9日

  唐牺支下达攻击荆州的命令,宜昌民军和驰援的湘军王正雅部协同攻城,毙伤敌军不少。13日,荆州清军将军连魁、都统松龄在海关日本籍税务司和外国神甫的调停下,向民军投降。16日,宜昌民军整队进入荆州城。

  12月18日

  资州反正民军统领陈镇藩致电宜昌民军司令长唐牺支,告知已率军携端方人头抵达万县,并继续东下经过宜昌。

  △ 唐牺支率宜昌民军司令部人员由宜昌至荆州,并改名为荆宜司令部。不久,改名荆宜施鹤总司令部。

  12月28日

  到达宜昌的陈镇藩部有1200余人。所携装在煤油听内的端方兄弟人头,装笼挂在宜昌城墙上示众。

  12月29日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当选。

  是年 宜昌水师战船奉令调下游驻防。本地所余船只和水师辛亥革命后全部改为水警。

  △ 宜昌巡警专局改名为警务长公所,警务长王正言。

  △ 英商怡和洋行在宜昌又建一座码头,修建办公楼,除经营航运,又开展水火保险和报关等业务。

  △ 基督教英国苏格兰长老会传教士丁慰灵在宜昌创办安德烈学校(即华英学校)。校址桃花岭。丁慰灵自任校长,办学经费主要由英教会提供。是宜昌最早的一所中等教会学校。

  △ 远安县苟家垭所家蚕丝命名为“垭丝”。至是年已装运出口,远销英、法、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和地区。

  1912年

  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月 在宜昌设“荆宜施鹤总司令部”,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令唐牺支节制荆、宜、施、鹤四属军队。旋该部编为湖北第七镇,唐牺支任统制。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