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北伐

辛亥革命网 2010-11-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勇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武昌首义后,中国出现南北政权并立,资产阶级革命派面临两种抉择,即是挥师北上,以武力推翻清朝政府,还是争取袁世凯反正,从而逼迫清

           武昌首义后,中国出现南北政权并立,资产阶级革命派面临两种抉择,即是挥师北上,以武力推翻清朝政府,还是争取袁世凯反正,从而逼迫清帝退位。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派取舍于两者之间,也曾派革命军北伐以图建立全国性政权,但最终还是寻求以武力促议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前,光复各省纷纷要求北伐。沪军都督陈其美建议光复各省组织北伐联军。1911年12月5日,在上海张园召开了北伐联合会成立大会,推选程德全为会长。各省也纷纷通电,反对议和,要求北伐。南方各省中,最先把北伐付诸行动的是以姚雨平为司令的广东北伐军。该军为一混成协,约8000人,于12月28日进抵上海。尽管南方各省军民北伐愿望强烈,但由于正值南北和谈,革命党人希望袁世凯反正,从而逼迫清帝退位,推翻满清统治。加上临时政府尚未成立,各省自行其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有计划的北伐。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所面临的客观形势和拥有的军事实力都具有一定优势。集中在江苏境内准备北伐的各省军队达17个镇,汇集在湖北的各省援鄂之师也接近10万人,加上留驻独立各省的军队,革命军队的官兵总数不下三、四十万人。虽然其中多是新募之卒,未受过军事训练,但多由革命党人统率,精神旺盛。而袁世凯拥有的反动军队在当时总数还不到10万人,分布于京汉路和秦、晋、直、鲁等广阔地区,士气消沉,战斗力明显下降。因此,面对袁世凯在中外反动派支持下以革命派失约为由,屯兵江岸,进行武力讹诈,孙中山最初曾决定予以反击,兴师北伐。后来他虽在内外重重压力下不得不电袁表示“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但始终激励各地军民积极筹备北伐。“和议无论如何,北伐断不可懈。”就职后仅4天,孙中山即电令广东都督陈炯明出兵北伐。1月6日,北伐联军总部从上海移至南京。1月11日,孙中山宣布自任北伐总指挥,任黄兴为陆军总参谋长。同时制定了六路北伐的计划:湘、鄂为第1军,由京汉路前进;在宁、皖各省北伐军为第2军,向河南前进,与第1军会合于开封、郑州之间;淮扬为第3军,烟台为第4军,向山东前进,会于滦州、秦皇岛;合关外之兵为第5军,山、陕为第6军,向北京前进,与前4路军合攻北京。1月中旬,宁皖、淮扬2路北伐军挥兵北进。柏文蔚部皖军和姚雨平部粤军为主力,苏军为右翼,陈干部充作左翼,在津浦铁路一线,同清军进行多次战斗。大破清军张勋部于固镇、南宿州,随后进占徐州军事重镇。1月12日,孙中山任命蓝天蔚为关外都督,率“海容”、“海琛”、“南琛”三艘巡洋舰从上海出发经烟台北伐,意欲占领东三省,进而从侧背直捣北京,一举颠覆清廷,但其在辽东半岛进军东北计划受到日本帝国主义阻挠,遂被迫于花园口至大孤山中立地区以外登陆。此举极大鼓舞了东北人民,东三省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赵尔巽忧急如焚。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南北议和结束,黄兴电令蓝天蔚停止进攻,下达了北伐军停止前进的命令。2月27日后,北伐军陆续奉命撤回烟台改编,关外都督府解散。

               孙中山所组织的六路北伐,实际上除上述各军有所行动外,其他各路并无动作。这主要是由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已经以议和为主,停战协定一再延长期限,军事行动自然深受限制。同时,由旧官僚和立宪派把持的独立省区,表面上赞成北伐,实际上旨在虚张声势,捞取革命资本。南京临时政府虽有中央政府之名,而不能在政治、军事和财政上号令各省,遂使北伐计划流为空谈。随着议和逐渐达成协议,革命军北伐黯然消失。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