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光复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苗洁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武昌起义成功,毗邻江西震动。适时,江西新军力量分散。新军编成一个混成协,辖步兵五十三、五十四两标,骑兵、炮兵各一营和工兵、辎重

                武昌起义成功,毗邻江西震动。适时,江西新军力量分散。新军编成一个混成协,辖步兵五十三、五十四两标,骑兵、炮兵各一营和工兵、辎重兵各一队,分驻南昌、九江、萍乡等地。吴介璋任新军混成协协统,马毓宝任五十三标标统,齐宝善任五十四标标统。吴介璋曾任江西武备学堂总教习,江西新军各级军官多系吴的学生,官兵中有不少富有革命思想的优秀青年。此外,夏之麒领导的江西陆军小学、俞应麓领导的测绘学堂和彭程万领导的测量司学员,共有四、五百人,都受过军事操练。这些武装力量同新军结合在一起,便成了革命的主导力量。同时,其他各学校师生、知识分子和商民等也有许多人是同情革命的。尤其是《江西民报》,对于武汉光复情形宣传得很好,调动了江西各界人民的革命情绪。随即,革命党人先后在九江、南昌、萍乡等地起事。

                1911年10月23日,李烈钧策动驻九江的新军步队,联合炮兵营官兵,首先宣布独立,成立九江军政府,光复了九江,推标统马毓宝为九江都督,李烈钧任都督府参谋长。随后,附近湖口、马当炮台守军相继反正,李烈钧亲自指挥金鸡坡炮台封锁长江,截留由长江上溯的多艘军舰,切断清军从长江下游进攻武汉的通路,推动了海军的起义,有力地支援了湖北首义地区,更震动了全国,壮大了革命军的声威。

                九江光复后,全省人心震动。新军和各界人士大感振奋,准备响应,湖北革命党人也派员到南昌策动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起义,声援武汉。南昌混成协新军,酝酿响应,陆军小学学生、测绘学堂学生和测量司学员亦跃跃欲动。此时江西巡抚冯汝骙、兵备处总办张季煜以及藩、臬台等大员,日夜筹商应变之策,企图镇压和扼杀革命。采取以下措施:一、特令臬台张检督师赴九江,“剿办”独立的官兵;二、调上饶防营统领刘懋政迅率所部兼程限期赶到南昌,监视城外新军和城内学生等;三、软禁混成协协统吴介璋于巡抚衙内;四、由张季煜调陆军小学学生出城野操,趁机亲率职员卫队赴陆军小学收缴子弹;五、对新军和学生等进行“安抚”,企图收揽人心。这些反动措施,更加激起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加速了起义日期。10月30日夜晚,新军爬城墙入城。陆军小学学生、测绘学堂学生和测量司学员一致武装响应,驱逐守城士兵,打开城门。南昌城守、巡防、水师各军皆响应。起义部队拥进城内,占领了巡抚衙门和藩署、臬署等政府机关。巡抚以下大官,都已事先闻风逃跑。城内新军、宪兵和警察队,仅在营房内戒备,都未反抗。省城南昌宣告光复。随后,南昌绅学商界议组军政府,举原巡抚冯汝骙为都督,拒不就,乃改推新军协统吴介璋为都督。

                省城光复不久,萍乡光复,推选五十四标二营管带胡谦为革命军都督。鄱阳光复后,推防营黄金台为都督。瑞、临一带光复后,推蔡锐霆为都督。吉安抚州防营统领当时未表明态度,但旋亦顺从。上饶刘懋政在南昌光复的当晚,率队赶到南昌,随即率队向革命军投诚。江西宣告光复。光复后的江西政局,很不稳定,由于革命党人的活动缺乏统一领导,新军中的派系斗争又非常尖锐,都督几次易人,吴介璋首任江西都督,因军界不容,旋即去职。接着彭程万、马统宝先后任职,也以复杂的原因,不久去职。1912年1月,孙中山征得黎元洪的同意,任命正在武汉前线作战的李烈钧为江西都督,成立新都督府。至1912年夏李烈钧接任始定,政局才渐趋稳定。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